酬陈处士咏雪歌
颍川处士情高古,闲卧烟霞向南浦。
忘却箪瓢陋巷贫,耽嗜琴书醉歌舞。
昨日西风生凛冽,江天惨惨阴云结。
云色苍黄千里同,晚来旋旋飞轻雪。
寒条黏缀生梨花,梅飘絮荡相交加。
危楼粉饰轩窗冷,横桥玉碾栏干斜。
高人啸傲吟情动,醉拾江毫呵晓冻。
狂才意度若元白,满牋灵怪如麟凤。
因遣橘僮封寄余,门者称有陈君书。
殿开咏雪六十字,水晶盘中明月珠。
字字累累可编贯,句句绵绵意不断。
恨无瑛琼奉报酬,胜得美人锦绣段。
君不闻吾皇在上致太平,地不藏珍天降灵。
时闻刺吏奏河清,又报诸侯贺景星。
君心幸有经纶术,休向江湖隠声迹。
云眠雪啸意虽高,争似金銮侍赭袍。
不民虹纶十二犗,明月为钩钓臣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颍川之地,一位隐士满怀古雅之情,悠然自得地生活在江边的小屋中。他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贫困,沉浸在音乐、书籍和舞蹈的世界之中。
昨天,寒风突然刮起,江天一片昏暗,厚厚的乌云集结在一起。这令人生畏的天气似乎覆盖了整个大地。夜幕降临时,轻盈的雪花开始飘落。寒冷的枝条被雪覆盖,如同挂满了梨花的树,梅花与柳絮交织在一起。高高的楼房上,窗户显得寒冷而美丽,跨河的桥上,栏杆的线条显得更加优美。
这位隐士豪情满怀地吟诵着诗篇,他用温暖的笔触写出自己的情感。他的才华横溢,让人想起唐代的白居易和元代的元稹。于是,他派遣橘园里的仆人把作品送给朋友。没想到,家丁带回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皇帝对他的赞誉。那是一首六十句的咏雪诗,犹如在水晶盘中的明珠,字字饱满,仿佛可以串起来。每个句子都充满诗意,表达了他深深的感激之情。然而,遗憾的是他没有能够回赠一篇同样优美的诗歌,就像送上一件美丽的绸缎礼物一样。
你不知道吗?我们的皇帝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国家。地上所有的宝藏都将被发掘出来,天上的祥瑞征兆纷纷显现。你的内心充满了抱负和智慧,不要让自己在江湖中消失。尽管在云雾中安眠,在风雪里咆哮,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怎么比得上在金銮殿中侍奉皇帝,拥有那份尊贵呢?
去完善
释义
颍川:古邑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禹州市一带。
烟霞:指山水风景美丽的地方。
南浦:泛指水边。
箪瓢:指贫穷的生活。
泠冽:寒冷、寒冷的风。
轩窗:门窗。
横桥:连接两岸的桥。
栏干:栏杆、围栏。
呵晓冻:因寒冷而哈气取暖。
元白:元稹与白居易的并称。
满牋:指书信写满。
殿开:宫殿开启。
六十字:此处指《续文选》中所载咏雪诗60字。
瑛琼:珍贵的玉石。
锦绣段:华丽的织物。
吾皇:指皇帝。
刺吏:官名。汉代诸郡长官。
河清:黄河水清澈。
景星:瑞星之一。
经纶术:治理国家的才能。
休向:不要。
云眠雪啸:指隐逸山林的诗人生活。
金銮侍赭袍:指在皇帝身边做官。
虹纶十二犗:以彩虹为线索,牵牛过银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酬陈处士咏雪歌”,表达了诗人与陈处士的友情和文学欣赏态度。作者从陈处士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他在闲逸生活中以琴书为伴、醉心歌舞的高雅品质。然而,诗人并未止于对陈处士个人生活的描绘,而是将视角扩展至更广阔的社会场景:西风凛冽,江天阴暗,寒雪飘舞,危楼点缀,这些画面勾勒出了风雪交加的景象,赋予了诗歌更深沉的内涵。
在描述完自然和人文景观后,诗人回到主题——陈处士的咏雪歌。通过“狂才意度若元白,满牋灵怪如麟凤。因遣橘僮封寄余,门者称有陈君书”等诗句,诗人表达了对陈处士诗才的赞美,以及对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视。
结尾部分,诗人借朝廷政治方面的情景烘托,表达对陈处士的期许。诗人希望陈处士能发挥他的政治才能,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而不仅仅是在江湖上隐居求静。
整首诗节奏跌宕,情感浓郁,展现了诗人对陈处士的关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身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陈处士咏雪歌》是唐代诗人田锡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此时,田锡正任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的言行举止,对时政颇有见地。
在贞元年间,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相对安定。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凋敝,民生疾苦。在这首诗中,田锡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景象,表达了对陈处士之间深厚友谊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困苦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田锡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雪花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他通过对雪花飘落的描绘,暗喻了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困境,表现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关切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