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牡丹酬答
舒元舆是赋家流,我有余研不尽收。
今日谢君贻好句,恨无双珮略相酬。
神仙见谪情虽薄,风雨相轻恨未休。
为报悦人须以礼,不同苏小耐惭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舒元舆是辞赋大家,我的研究尚未能全部领会。
今天承蒙你赠我佳句,遗憾的是未能佩玉回赠。
即使是神仙被贬,情感也未必淡薄,风雨仍然互相争执不休。
为了报答悦人,我们必须以礼相待,与苏小小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坦然面对惭愧和羞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代牡丹酬答:这首诗是诗人田锡模拟牡丹的口吻,回应著名文人舒元舆的诗篇。
2. 舒元舆:唐朝末年文学家,以擅长描绘牡丹之美而著称。
3. 是赋家流:这里是说舒元舆作为赋家的流派代表之一。
4. 余研:指诗人的才华和研究。
5. 今日谢君贻好句:这里表示感谢对方赠予的美妙诗句。谢君,尊称舒元舆。
6. 双珮略相酬:表示用两颗玉佩来表达敬意,这是一种古时的礼仪。
7. 神仙见谪情虽薄:这句是说虽然牡丹被视为仙人从天堂贬谪到人间的植物,情感并不浓烈。
8. 风雨相轻恨未休:这句表达的是牡丹花虽然美丽但风雨不怜惜的情感。
9. 为报悦人须以礼:这是诗人提醒牡丹花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像苏轼那样放纵自己的情绪。
10. 不同苏小耐惭羞:这句是说牡丹花与苏轼笔下的女子不同,不应该感到羞愧。苏小,指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去完善
赏析
《代牡丹酬答》这首诗,作者田锡用“牡丹”作主题,借景抒怀,诗中有赋,颇具特色。首联“舒元舆是赋家流,我有余研不尽收。” 以舒元舆的牡丹赋为引,赞赏其文学才华,同时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学识丰富,以及对诗词的热爱与执着。颔联“今日谢君贻好句,恨无双珮略相酬。” 向友人致谢并回赠自己的作品,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以及知音难觅的遗憾。颈联“神仙见谪情虽薄,风雨相轻恨未休。” 用“神仙谪世”比喻牡丹不幸遭遇风雨摧残的情状,感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尾联“为报悦人须以礼,不同苏小耐惭羞。” 规劝人们要以礼相待,避免让人蒙羞,同时传达出诗人端正的态度和高尚的品质。全诗运用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将个人情感、哲理思考与牡丹的意象相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