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槐阴绿。
帘卷翠屏山曲。
照眼冰壶寒并玉。
赐衣便雾縠。
熊梦又惊初卜。
好在掖垣梧竹。
应讶人归犹未速。
已颁新诏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槐树绿荫覆盖。
绿色的帘幕映衬着屏风中的曲径通幽。
明亮的灯光映照着冰冷的玉器,宛如冰壶倒影。
轻盈的雾气弥漫,如梦如幻。
熊梦般的美丽令人惊叹,这是最初的占卜。
幸运的是,我们回到了庭院里的梧桐和竹林。
惊讶的是,我们回来得如此之快。
新的诏书已经颁布。
去完善
释义
1. 槐阴绿:这里指槐树成荫,绿意盎然。
2. 帘卷翠屏山曲:翠屏山,形容山如屏风一般青翠;曲,弯曲的山道。这句描绘的是山间的美景。
3. 照眼冰壶寒并玉:冰壶,古代一种玉器,晶莹剔透;并玉,指并列在一起的玉器。这句意指眼前如同晶莹剔透的玉器一样明亮。
4. 赐衣便雾縠:雾縠,轻纱薄绢,这里指皇帝赐予的衣服。
5. 熊梦又惊初卜:熊梦,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三年》,指楚国大夫屈瑕在梦中被熊追赶,后来战败身亡的故事。这里借指出现不好的预兆。
6. 好在掖垣梧竹:掖垣,皇宫的侧墙;梧竹,梧桐和竹子。这句话表示宫中的美好景象。
7. 应讶人归犹未速:讶,惊讶;犹未速,还没有迅速回来。这句意思是,应该惊讶的是还没有回来的人。
8. 已颁新诏墨:新诏,新的皇帝命令;墨,书面文字。这句话表示已经发布了新的命令。
去完善
赏析
《谒金门》丘崈的这首词以槐阴的绿色为起点,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翠屏山的曲径通幽处。在这里,“照眼冰壶寒并玉”描绘了词人的所见所感,他欣赏着眼前清澈如冰、温润如玉的美景,心中充满宁静与清凉。接下来的“赐衣便雾縠”一句则暗示了词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仿佛自然已成为他的朋友,慷慨地给予他丰厚的馈赠。
在描绘完景色之后,词人以“熊梦又惊初卜”表达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接下来,“好在掖垣梧竹”一句则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词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犹如一棵挺拔的梧桐树,坚定地守护着国家的安宁。
最后,词人以“已颁新诏墨”收尾,意味着他已经收到了新的任命,即将开始新的征程。然而,他却仍在思念着家乡,希望能早日回到那里。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金门》是南宋词人丘崈的一首名篇。这首词作于公元12世纪末的南宋时期。此时,中原国土已被金朝占领,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然而统治者却沉湎于酒色,不思恢复河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丘崈作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了解。然而,他在朝廷中屡遭排挤,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尽管如此,丘崈仍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
在《谒金门》中,丘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词中的“春欲暮”,既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也是对南宋王朝即将衰落的隐喻。而“愁著绿罗裙”则反映出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忧虑满怀的心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