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棹歌词 其三
万叶千花缀彩棚,火莲龟背吐层层。不知白日长多少,又点湖心照夜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古诗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万片叶子和千朵鲜花点缀在彩色的棚架上,火红的莲花和乌龟的背部共同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古诗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时间,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最后一句表达了在湖心点上明亮的灯光,照亮夜晚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万叶千花:形容花朵繁多。
2. 缀:点缀。
3. 彩棚:装饰美丽的亭台楼阁。
4. 火莲:火焰状的花纹。
5. 龟背:乌龟的背部,这里可能指代一种特殊的图案或纹理。
6. 层层:重叠,重复。
7. 不知白日长多少:意思是不知道白天的时间有多长,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已经模糊不清。
8. 又点湖心照夜镫:意为在夜晚点亮灯光,照亮整个湖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西湖棹歌词 其三》通过描绘西湖上的繁盛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万叶千花缀彩棚”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西湖周边花草繁茂的美景;而“火莲龟背吐层层”则比喻湖水中的莲花和龟背荷叶,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诗人通过对白天阳光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热爱。最后一句的“又点湖心照夜镫”,则描绘了夜晚的灯火映照在湖面上,为西湖的美景增添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棹歌词 其三》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词作。此词创作的时期正值康熙年间,这是清朝发展较为平稳的时期,社会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查慎行的诗词生涯中,这个时期他的词风受到了辛弃疾等前辈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康熙年间,杭州西湖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文人墨客云集于此,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查慎行通过《西湖棹歌词 其三》向世人展示了他对于西湖之美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