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

标题包含
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
人杰须知本地灵,鹅峰挺拔湛溪清。 新添九桂丛芳茂,旁发一枝花更荣。 文社只今传盛事,宦途从此展修程。 归耕媿我犹无地,仅有青山一笑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杰出的人应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秀丽的鹅峰屹立在清澈的溪流旁。 新生长的九株桂花树芳香四溢,旁边还绽放出一枝更加艳丽的鲜花。 文化社团至今仍然传承着繁荣的传统,为官之路在此拓展了长远的发展。 虽然我也想回家务农但可惜没有田地,只有青翠的山峰微笑着欢迎我。
去完善
释义
1. 人杰:杰出的人才。 2. 本地灵:指当地的山水灵秀之气。 3. 鹅峰:山名,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高洲乡,因形似鹅而得名。 4. 湛溪:应是指清澈的溪流。湛,意为清澈。 5. 新添九桂丛芳茂:指新的科举考试中,有九位考生荣登榜首。九桂,借指进士。丛芳茂,形容聚集在一起的美好事物繁茂。 6. 一枝花:这里用来比喻一位出众的人才。 7. 文社:古代文人墨客组织的文学团体。 8. 宦途:做官的道路。 9. 归耕:回乡务农。 10. 媿:同“愧”,羞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赵、黄二人高中进士的祝贺之情。诗人巧妙地将地理环境、文学盛事和宦途展望融入诗中,凸显了此次科考的特殊意义。 首联中的“人杰须知本地灵”意味着英才需要依赖地利,同时也暗示了鹅峰山与湛溪的良好地理优势。颔联通过描述“九桂丛芳茂”和“一枝花更荣”的景象,既赞美了赵、黄二人的才华横溢,也预示着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将取得辉煌成就。 颈联中的“文社只今传盛事”强调了此次科举考试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文学繁荣的贡献。而“宦途从此展修程”则表达了对两位才俊未来仕途的期许与祝福。 尾联则以自我调侃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作为耕耘田地的农民,他自愧不如这两位才子,唯有青山常绿,仿佛在向他招手致意。这首诗歌颂了两位才子的成就,同时也将自己的羡慕之情娓娓道来,形成了富有情感的诗意表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是宋代诗人陈文蔚创作的一首赞美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宋朝国力日益衰微,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文蔚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名震江南。然而,他在科场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获得功名。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珍惜友谊和成功,也对科举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士子们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从而进入仕途。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偏重形式、忽视实际才能等。这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才被埋没,而一些平庸之辈却得以飞黄腾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文蔚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朋友赵及卿和黄定甫的祝贺。他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他们共同努力、共同追求成功的历程,同时也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缺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祝福,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