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小诗八首 其七
道人鈯斧得从谁,无复当年只影随。
笑我不求千户郡,坐知成佛更难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修行者手中的粗糙石斧,不知是从何而来,已不复当年的光辉岁月。
嘲笑我安于平淡不求荣华富贵,却不知这比成佛更加难以期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道人:这里指修道的隐士。
2. 鈯斧:钝斧,暗示平凡的生活器具。
3. 无复:不再。
4. 只影随:形容孤寂的生活状态。
5. 笑我:这里是作者对自己的自嘲。
6. 千户郡:古代官职,泛指高官厚禄。
7. 成佛:佛教用语,比喻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朱松对自己人生的感叹和自嘲。诗人以“道人”自比,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他的刀具已经钝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由地劈砍,就如同他的才华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自由地发挥。他嘲笑自己没有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但却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即成佛的境界。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无奈与叹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小诗八首 其七》是南宋诗人朱松所作。朱松出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靖康之变,目睹了金兵南下、北宋灭亡的惨状。在南宋初年,朱松作为抗金义士,积极参与抗金斗争,同时也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杂小诗八首 其七》是在南宋初期创作的。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山河破碎,百姓疾苦。朱松作为一个关心民生、心怀家国的文人,他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天景象,表达了希望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