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岩

标题包含
月岩
人间元有广寒宫,谁道仙凡路不通。 借问蓬莱相近否,不须七碗去乘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世间原本就有广寒宫存在,谁说仙境与人间的道路无法相通呢?请问蓬莱仙山离这里近吗?不需要借助七碗酒就能乘风而去。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元:通“原”,原本,原来。 2. 广寒宫:指月宫,神话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3. 谁道:谁说,表示否定对方所说的话。 4. 仙凡:神仙和凡人。 5. 路不通:指神仙世界与凡间世界的交通障碍。 6. 借问:请问,请教。 7.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境,位于渤海中,由三神山组成。 8. 七碗:指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的“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去完善
赏析
《月岩》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对月球表面的想象,以及他对古人关于月宫传说的思考。诗中,他以“人间元有广寒宫”开篇,表达了自己对月宫的肯定和信念。然后,他通过“谁道仙凡路不通”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既然人间有月宫的存在,那么仙界与人间之间的道路是否真的无法相通呢? 接下来,陈宓用“借问蓬莱相近否”来提问,蓬莱是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境,这里他暗示了在月球之上也许就有类似蓬莱这样的仙境存在。最后,他以“不须七碗去乘风”结束全诗,意指人们并不需要借助神奇的力量(如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描写的七碗茶的风神)便能到达那未知的月球仙境。 整首诗充满了想象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月亮、仙境及人类未知领域的关注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岩》是南宋诗人陈宓于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创作的咏物诗。此时,陈宓正担任潭州知州一职,关注民生、关心时事,正值他的政治生涯的顶峰。 在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军事上面对北方的金国和西北的西夏压力巨大。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断,导致国家财政紧张,民生困苦。尽管处于这样的动荡局势下,陈宓仍然秉持儒家治国的理念,积极推行仁政,努力改善民生。 《月岩》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治理国家的抱负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独怜白首郎”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