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布袋赞

标题包含
布袋赞
杖头挑百亿乾坤,布袋贮三千世界。 閙市丛中等个人,不知谁是知音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手中握有百亿宝藏,胸中装有万千天地。在这纷繁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着那个懂得我内心的人,却不知谁才是我的知己。
去完善
释义
《布袋赞》是宋末元初僧人道行创作的一首赞美诗,赞美的是五代时期的禅宗高僧布袋和尚。诗中表达了他广阔胸怀的形象化比喻,以及追求真正理解自己境界的知音者的渴望。下面是每句诗的词句注释: 1. 百亿乾坤:“百亿”指极言数目之多,意指无数。“乾坤”即天地,代表整个宇宙空间。此句意思是将天地万物都装在了布袋里。 2. 三千世界:佛教认为有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总共就是三千大千世界。这里用“三千世界”形象地描绘了布袋能容纳无尽的世界和事物。 3. 闹市丛中:指繁华的城市环境。 4. 等个人:等待那个能够懂得自己的人。 5. 知音者:能理解和领悟作者所想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布袋赞》是一首描绘佛禅意境的诗,作者是宋代的释普宁。诗中以布袋这一形象为喻,表达出佛教中禅宗的智慧与境界。 “杖头挑百亿乾坤,布袋贮三千世界”两句描述了禅师们手中拄杖的用处,用布袋来比喻一种大智若愚的精神。他们虽身处闹市中,却用布袋装下了整个世界的智慧与视野,表现出禅宗“平常心是道”的修行理念。 “闹市丛中等个人,不知谁是知音者”则通过一个设问,强调知音难觅,同时也鼓励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从而成为自己的知己和引领者。诗人借此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随波逐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布袋赞》是唐代诗人释普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赞美了布袋的实用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事物的珍视。下面是我根据这首诗创作的背景: 在公元9世纪左右的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也在增长。当时的纺织品工艺已经非常发达,人们开始使用布袋来装东西,方便实用。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在这段时间里,释普宁作为一名僧人,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游历四方,广结善缘,对生活中的点滴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在他的眼中,一个小小的布袋也充满了智慧,因为它的实用性和简朴的美正好体现了佛教“舍己利人”的精神。 同时,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更加乐观积极。这种氛围无疑对释普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更加关注生活的细节,更加热爱生活。 综上所述,《布袋赞》这首诗歌是在唐朝时期,释普宁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通过赞美布袋的实用性,诗人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对简单事物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