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标题包含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肃肃清庙,于显维德。 我祀孔时,我奏有翼。 秉翟载骏,有来干戚。 神之燕娭,休祥允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可能存在误解。"郊庙朝会歌辞"并非指某个人,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赞美皇帝在郊庙(即皇家祭祀场所)举行的朝会仪式。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由朝廷官员创作,用于歌颂皇帝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庄严肃穆的宗庙里,展现出美德的光辉。我们祭祀孔子的时候,演奏着欢快的乐章。手持翟鸟羽毛和骏马皮,跳起了带着干戚舞的舞蹈。神灵愉悦地看着这一切,祥和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殿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肃肃:形容祭祀时的庄严肃穆气氛。 2. 清庙:古代皇帝祭祖宗的太庙。 3. 显:彰显、展示。 4. 维德:美德。 5. 我祀孔时:指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时。 6. 有翼:音乐中的舞蹈,翼即翼舞。 7. 秉翟:手持雉羽。翟,一种长尾野鸡。 8. 载骏:载为承载,骏为强壮;在此表示舞蹈者的健壮。 9. 干戚:古代表演战争情景的舞蹈道具,干代表盾牌,戚代表斧头。 10. 神之燕娭:指神明在祭祀的宴飨中得到娱乐。 11. 休祥:吉祥的征兆。 12. 允格:确实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庙宇的庄严与圣洁,表达了对于美德的崇尚和敬畏。诗人以“肃肃清庙”开篇,描绘出庙宇的清静氛围,强调了祭礼的神圣。接下来,诗人在叙述祭祀的过程,通过“我祀孔时,我奏有翼”,表达了虔诚的信仰和对神明的敬仰之情。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舞蹈的情景,“秉翟载骏,有来干戚”。这些舞者们手执翟羽载歌载舞,尽情展示才艺。这既是对神明献上的赞美,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热烈而丰富的热爱。 最后,诗人提到神明的庇佑和吉祥的降临,“神之燕娭,休祥允格”。这是对神明感激的象征,也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50年至1164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陆游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文学才华,但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直到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才考中进士。后来,他因得罪权臣而被贬谪,一度远离政治中心。尽管如此,陆游仍然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抗金活动,表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怀。 在陆游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内部政治腐败,权臣当道;外部则面临着金兵的威胁,国家领土被严重分割。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通过对文舞和武舞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关注,同时也传达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