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书秋
陇首斜飞避弋鸿,颓云萧索见层空。
汉宫夜结双茎露,阊阖凉生六幕风。
湘女怨弦愁不禁,鄂君香被梦难穷。
江边两桨连歌渡,惊散游鱼莲叶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抬头远望,那远方的飞雁在飞翔,避开射来的箭矢。天空中乌云沉沉,显得有些荒凉。
在汉代宫廷的夜晚,露水凝结在植物上,发出寒意。皇宫的大门紧闭,冷风穿过层层帷幕。
听到湘女的哀怨歌声,让人感到忧愁难以抑制;而鄂君的香被之梦,似乎永无止境。
江边的船夫摇动着双桨,唱着歌谣,划过水面,惊起了水中的游鱼和荷叶上的露珠。
去完善
释义
1. 陇首:指甘肃一带的陇山山脉。
2. 避弋鸿:逃避猎人的大雁。
3. 颓云:低垂的云彩。
4. 萧索:冷落,凄凉。
5. 层空:高空中的云层。
6. 汉宫:汉朝的皇宫。这里泛指古代皇宫。
7. 双茎露:传说汉武帝在秋天时梦见李夫人,十分思念她,于是在夜里让宫女收集露水,制成甘露,用来祭奠李夫人。这里的“双茎露”可能指的是这种露水。
8.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借指皇宫的大门。
9. 六幕风:即秋风。幕,帷幕,这里指天空。
10. 湘女:屈原在《湘君》中描绘了一位名叫湘夫人的美丽女子,这里代指美女。
11. 怨弦:形容悲伤的音乐。
12. 不禁:无法控制。
13. 鄂君:指鄂君子晳,春秋时期楚国的贵族。他在采菱歌中听到了湘夫人的歌声,为之感动落泪,于是派人去请湘夫人出来相见。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一段佳话。
14. 香被:指被子。
15. 梦难穷:做梦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16. 江边两桨:指江边的船。
17. 连歌渡:一边唱歌一边摆渡。
18.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19. 莲叶东:莲花叶子的东边。这里可能是指荷塘的东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七言律诗,诗人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天的气息。首联“陇首斜飞避弋鸿,颓云萧索见层空”,以鸿雁南飞和天空中的败云为开篇,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肃杀气氛。颔联“汉宫夜结双茎露,阊阖凉生六幕风”,进一步描写了夜晚寒露和秋风凉意,表现出秋天的深沉和肃穆。颈联“湘女怨弦愁不禁,鄂君香被梦难穷”,用湘女的哀怨琴声和鄂君的美梦,表现出人们对于秋天心情的复杂变化。尾联“江边两桨连歌渡,惊散游鱼莲叶东”,则以江边的歌声和游鱼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与前面的悲伤情感形成了对比。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天的肃杀、深沉和生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初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自和书秋》是他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抒怀诗。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5年左右的秋天,正值唐朝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已经持续了数年,国家陷入战乱之中,百姓生活困苦。王初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他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王初的人生际遇也非常坎坷。他原本是一位朝廷官员,但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他被贬为平民,流落到江南一带。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痛。然而,他并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选择了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在《自和书秋》这首诗中,王初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萧瑟的秋风、凋零的落叶和孤独的飞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表现出自己对战乱的痛心和对百姓的同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