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胡仲衡

标题包含
送胡仲衡
忆昔樵江一见君,喜君吃吃善谈文。 别来岁月今如许,书里工夫想得勤。 近世起家多白屋,几人驰志在青云。 穑斋已踏贤关路,更有诸孙策异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回忆起当年在江边与你的初见,你的谈吐幽默且对文学的热爱让我欣喜。分别之后,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时常想念你在书中所下功夫的勤奋努力。近代以来,很多出身贫寒的人家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忘记初心,依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而你已经踏上了成功之路,相信你的子孙也会因你而骄傲,续写辉煌的篇章。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送胡仲衡》这首诗是裘万顷写给朋友胡仲衡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回忆与朋友的初识、别离后的思念以及对于朋友的期许,表达出深厚的友谊和祝福。 首联“忆昔樵江一见君,喜君吃吃善谈文”,写的是诗人回忆起与胡仲衡在樵江的初次相遇,喜欢他那善于谈论文学的样子。这里,诗人用“吃吃”来形容胡仲衡的谈吐,既表现了其口才的流利,又展示出他的儒雅气质。 颔联“别来岁月今如许,书里工夫想得勤”,表明了诗人与胡仲衡离别后时间的流逝,猜测他还在勤奋地钻研书里的知识。这里,诗人以“如许”一词来表示时光的流逝,并想象着胡仲衡在书中的勤奋耕耘,表达了诗人对他学问的敬佩。 颈联“近世起家多白屋,几人驰志在青云”,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诗人指出,近代有很多人出身贫寒,但很少有人能实现他们的远大志向。这里,诗人以“白屋”比喻寒微的门第,以“青云”象征远大的抱负,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友人的关切。 尾联“穑斋已踏贤关路,更有诸孙策异勋”,则是对胡仲衡及其家族的期许。诗人希望胡仲衡已经踏上了通往贤能的道路,并且他的子孙后代也能取得卓越的功勋。这里,诗人以“穑斋”作为胡仲衡的号,并用“贤关路”来赞美他在学问上的成就,同时表达了对胡氏一族的美好祝愿。 总之,《送胡仲衡》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胡仲衡的友谊、分离后的思念以及对胡仲衡的期许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胡仲衡》是南宋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61年至1228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裘万顷作为一位关心民瘼的诗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任职地方官,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在乡间,他关注民间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百姓生活的诗篇。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送胡仲衡》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创作的。诗中的“胡仲衡”是裘万顷的朋友,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他乡。裘万顷在诗中以草木为喻,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在异乡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裘万顷关心朋友、关注民生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