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桃源
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
尘埃一点不到地,花木四时长是春。
载酒岂无好事者,烂柯应有著棋人。
请君更种桃千树,准拟渔郎来问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半月池畔倚靠着细长的藤蔓,望着仙人台上的人们换上乌纱帽。
世上的尘土丝毫沾不上此地,四季的花木始终如春天般生机勃勃。
斟酒之余何尝没有好事的人,闲聊之际也会谈论着那些棋盘上的事。
请您在此种下千株桃树,好让未来的渔人也能循迹而至。
去完善
释义
1. 半月池:半月形的池塘,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2. 瘦藤:形容藤蔓的细长和瘦弱。
3. 望仙台:道教传说中神仙出没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
4. 岸乌巾:乌巾,黑色的头巾;岸,动词,意思是戴。全句指诗人头戴黑色头巾的形象。
5. 尘埃一点不到地:指小桃源的环境清洁,不受尘世纷扰的影响。
6. 载酒:携带酒的意思,这里引申为邀请朋友欢聚饮酒。
7. 烂柯:晋代王质观棋烂柯的故事,意指时光荏苒,世事沧桑。
8. 著棋人:指下棋的人,这里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或隐士。
9. 请君更种桃千树:请君,呼唤读者;更种,重新种植;桃千树,一片桃花林。整句意为诗人邀请大家共同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10. 渔郎来问津:引用桃花源记的典故,表示希望有识之士来探访这个理想的世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小桃源”为题,诗人通过描绘理想中的世界,表达了对宁静、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描绘了诗人在半月池边倚着瘦藤,望仙台上戴着乌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意境。颔联则描述了“小桃源”的美好景象:地上没有尘埃,四季如春,草木茂盛,寓意这是一个没有烦恼、纷争的理想世界。颈联中,诗人提到有人载酒而至,有人对弈深思,暗示着这里的居民和谐共处,过着平静的生活。尾联则借渔郎询问通往桃花源的道路,传达了诗人希望更多人能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小桃源》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金人的入侵和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归隐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在裘万顷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人侵略的压力之下,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裘万顷选择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归自然,体验田园生活。他在这里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受到了宁静的生活氛围,从而创作了这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题小桃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