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旸谷偶成

标题包含
旸谷偶成
爱日袪愁雾,微和散积阴。 一窗尘外趣,万竹岁寒心。 士要崇清节,吾将老故林。 抱琴聊一醉,何用觅知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享受这驱散忧愁的阳光,柔和的氛围消散了阴暗的情绪。一扇窗外的小景致,犹如万顷竹林间的静谧和坚韧之心。贤达之士崇尚清白的风骨,我亦愿意在这故园终老。抱着古琴独饮一壶,又何必去寻找知音呢?
去完善
释义
1. 爱日:珍惜时日。 2. 微和:轻微的和风。 3. 积阴:久阴。 4. 祛:消除。 5. 士:士人,知识分子。 6. 崇清节:崇尚高洁的品性。 7. 故林:故乡或旧居。 8. 抱琴:抱着古琴。 9. 聊:姑且,勉强。 10. 何用:何必。 11. 觅知音:寻找理解自己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旸谷偶成》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描绘冬景的诗。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联“爱日袪愁雾,微和散积阴”,描写了太阳驱散寒冷的浓雾,阳光微弱但和煦地散布着,为人们带来暖意。这种景象暗示出作者心中的忧虑渐渐消退,心情逐渐好转。 颔联“一窗尘外趣,万竹岁寒心”,用一扇窗外的尘世乐趣以及翠绿的竹子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喜爱。竹子的坚韧和生命力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的坚持与勇敢。 颈联“士要崇清节,吾将老故林”,强调文人学士应崇尚清廉的品格,表达了诗人自己晚年愿意在故乡这片竹林中度过的意愿。 尾联“抱琴聊一醉,何用觅知音”,表达了他怀抱古琴、借酒消愁的情感,暗示出作者寻找知音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旸谷偶成》是南宋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60年之间。 在这一时期,裘万顷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时局动荡,曾被迫离职。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他的许多改革措施并未得到实现。尽管如此,他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寻求社会改革的途径。 在裘万顷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势力的崛起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南宋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裘万顷将目光投向了自然界,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