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峰
文殊心死冷如灰,何日乘骑下宝台。
自得雄名威万古,更无一兽下山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文殊智慧已逝心如灰,何日再度降临入世尘。
自成名声震万古,世间再无野兽敢下山。
去完善
释义
1. 文殊:文殊菩萨的简称,意为妙智慧。在这里指文殊菩萨所在的五台山。
2. 乘骑:乘坐马匹。这里寓意有朝一日能取得功名。
3. 宝台:指佛教中佛说法的地方,通常用珍宝装饰而成。这里借指五台山。
4. 雄名:指狮子峰的名称,因为山形似雄狮而得名。
5. 一兽:指其他的山峰或景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狮子峰为题,描述了文殊菩萨心如死灰的状态,以及其威严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文殊菩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首句“文殊心死冷如灰”,写出了文殊菩萨内心世界的冷漠与寂静,暗示出他的离世之思。次句“何日乘骑下宝台”则表现了文殊菩萨盼望早日离开宝台的愿望。第三句“自得雄名威万古”赞颂了文殊菩萨的英名威震千秋,表达出对其英勇形象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更无一兽下山来”则以狮子峰的无兽下山,强调了文殊菩萨的威名和威严,彰显出他对世间万物的震慑力。整首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狮子峰》是清朝诗人钱闻诗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在这段时间里,钱闻诗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政治环境较为安定。
在康熙年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朱彝尊、王士祯等,他们在文学、诗歌等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钱闻诗作为一名诗人,受到了这些文化名人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艺术风格。
《狮子峰》一诗描述了作者游览狮子峰时的所见所感。狮子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附近,是一处自然景观。在游览过程中,钱闻诗被狮子峰的美丽景色所吸引,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自然的诗篇。
这首诗以狮子峰为主题,通过对山峰、湖水、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从初到狮子峰的欣喜若狂,到看到美景后的宁静致远。这种心境的变化,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