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渊亭

标题包含
玉渊亭
路入栖贤步转东,望中天末有云从。 不缘白石渊名玉,祇为渊深有玉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入栖贤步道转向东方,望向天空的天边有云彩飘过。 不仅仅是因为那白色的石头深渊被称为“玉”,只是因为深渊之深才有如一条巨龙。
去完善
释义
1. 路入栖贤步转东:这里的“路入栖贤”指经过栖霞山,“步转东”是沿着道路往东走的意思。 2. 望中天末有云从:“天末”指的是天空的尽头,“云从”表示云彩跟随。这句诗描绘的是诗人抬头看向远方天际尽头时,云彩在后面跟随的景象。 3. 不缘白石渊名玉:“白石渊”是个典故,出自南朝刘宋谢灵运的《石门岩上宿》:“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投石上月,莹然水中物。鱼游潭底动,猨挂岛间没。扬袂聊以舞,洞箫发和辍。扣商歌弦滑,悲鸣钟磬咽。泠风洒兰草,回塘扇荷节。塞山临交通,傍瞰牛羊龁。四泽既周舍,三峰亦超忽。周王昔游狩,将此献荆社。试以问井公,何如黄绮辈?”这是诗人在石门一带漫游的描写。这里借用来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不缘”是“不是因为”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意思是“不是因为白石渊名叫玉”。 4. 祇为渊深有玉龙:“祇为”是“只是因为”的意思。“渊深”在这里意指水面深邃、宽广。“玉龙”是对水中倒影的美称。所以这句话意思是“只是因为渊深的水中有美丽的倒影,就像一条玉龙一样”。
去完善
赏析
《玉渊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首句“路入栖贤步转东”,诗人描述了自己进入玉渊亭的路径和方向,强调了这片美景的隐蔽性和幽静。接下来,通过“望中天末有云从”这一画面,诗人展现出登高望远、云卷云舒的景色,传递出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诗的颔联“不缘白石渊名玉,祇为渊深有玉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诗人以白玉般洁白、清晰的石质来形容“渊名玉”,赞美了池水的清澈和洁净;又以“玉龙”比喻水中腾跃翻滚的游鱼,形象地展现了水底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这两句诗还传达出了诗人对于“渊深”的理解:虽然水池表面平静如镜,但其深邃的内涵却孕育着无尽的奥妙与神秘。这里,诗人表面上在描写自然景象,实则暗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如同这渊深的池水,表象或许看似平淡无奇,但内在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渊亭》是宋代诗人钱闻诗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钱闻诗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学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钱闻诗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学问和真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这个时期,宋王朝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为国家效力。钱闻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玉渊亭》这首诗描绘了钱闻诗在闲暇之余,游览名胜古迹时的所见所感。玉渊亭是当地的一处著名景点,亭子周围风景秀丽,湖水清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钱闻诗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