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李少师园十题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其六

标题包含
游李少师园十题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其六
夜静月明溪水喧,先秋风物已萧然。藤萝作帐云为枕,冷挂絺衣石上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祖禹(976年-1030年),字淳甫,又字梦得,成都府双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范祖禹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历任著作佐郎、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晚宁静月光皎洁,溪水流淌声回荡;初秋的风物和景色,已经显现出凄凉的景象。藤蔓交织如天然帷帐,云朵当做枕头休息,在冰冷的石头上披上薄衣安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李少师:指唐朝诗人李白。 2. 张二十五:指张九龄,唐朝诗人,曾任尚书令、中书令等职。 3. 白龙溪: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因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游览并留下诗句而得名。 4. 甘水谷: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与张九龄的郊居有关。 5. 范祖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官监察御史、礼部郎中等职。 6. 藤萝:一种常绿木质藤本植物,茎细长,可攀援他物生长。 7. 帐:这里指藤萝枝叶形成的天然遮蔽。 8. 云为枕:以云朵为枕头。形容在野外休息时的场景。 9. 絺衣:一种用麻布制成的衣服,轻薄透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美景。诗人以夜景为背景,月光洒在溪水上,使得溪水显得更加明亮喧闹。秋风吹过,万物开始凋谢,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以藤萝作为帐篷,以云彩作为枕头,冷挂在絺衣上,在石头上休憩入眠。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游李少师园十题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其六》的作者是北宋诗人范祖禹(1041-1098年)。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时期(1063-1067年)。 在宋哲宗时期,王安石推行新法,引起了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激烈斗争。范祖禹属于保守派,他在政治上主张宽仁、反对新法,因此在朝廷中遭到排挤,外放为官。在这段时间里,范祖禹游览了李少师的园林,写下了这首诗歌。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北宋中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发展。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喜欢寄情山水,抒发自己的情感。范祖禹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李少师园林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