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李少师园十题·莲池
藻荇遍回塘,芙蕖出清水。
红灯迭照映,翠盖相磨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草遍布池塘,荷花出自清澈的水面。
红色灯笼层层照耀,绿色的荷叶相互依靠。
去完善
释义
1. 藻荇:指水草,这里泛指池塘中的植物。
2. 回塘:曲折的池塘。
3. 芙蕖:即荷花,又名莲花。
4. 清水:清澈的水面。
5. 红灯:红色的荷花。
6. 迭:轮流,一个接一个。
7. 照映:照耀,映射。
8. 翠盖:绿色的荷叶,因其形状类似伞盖,故称。
9. 相磨倚:相互依靠,摩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莲池美景。开篇两句“藻荇遍回塘,芙蕖出清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水池中水草的繁茂和莲花在清澈的池水中盛开的美景。接着,“红灯迭照映,翠盖相磨倚”,进一步展示了莲花在阳光照耀下犹如红灯一般美丽夺目,绿叶覆盖下的花朵互相摩擦,亲密无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莲花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游李少师园十题·莲池》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祖禹之手。创作时间是公元985年,正值宋太宗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范祖禹正处于政治生涯的上升期,他被任命为光禄寺丞,负责朝廷日常事务。然而,他在任期间,由于直言不讳地进谏,多次触怒了皇帝,导致官职调动频繁。这使他对朝政的忧虑愈发强烈,对民生疾苦也感同身受。
在时代背景方面,此时宋朝国力昌盛,经济繁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知识分子地位得到了提升。但由于皇帝对权力的独揽,官僚体系腐败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范祖禹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民众福祉的关注和呼吁改革的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