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岳

标题包含
望岳
客行西入函关道,秀气东来满关好。 北顾黄河天际流,回望荆山欲倾倒。 前瞻太华三峰高,中天屹立争雄豪。 群山朝岳皆西走,势似长风驱海涛。 金天杀气何萧爽,羽驾颷轮应可往。 安得云梯倚碧空,上拂烟霞看仙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祖禹(976年-1030年),字淳甫,又字梦得,成都府双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范祖禹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历任著作佐郎、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游客向西进入函谷关古道,东方的风土人情充满关中美好。 向北望去,黄河如天际流水,回首荆山仿佛要倾倒。 远望华山三峰耸立,与天齐高,英勇壮烈。 群山拜服于华山之下,气势如同长风驱散海涛。 秋天肃杀之气多么清爽,驾驭快马当可前往。 怎么才能有云端梯子靠在天空中,冲上云霄观赏仙人手掌。
去完善
释义
1. 客行:诗人以旅客自喻,表达了行旅之感。 2. 西入函关道:西指西方;函关道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连接关中平原与崤函山地。 3. 秀气东来:这里用“东来”表示太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的壮丽景色。 4. 北顾黄河:顾指回头看;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此处描述站在高山上看黄河的景象。 5. 天际流:描绘出黄河水滚滚而去的景象。 6. 回望荆山:荆山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这里形象地写出了登高回望时的壮观景色。 7. 前瞻太华:太华即华山,为秦岭山脉分支,五岳之一;这里以诗人的视角写出华山的高峻之美。 8. 三峰高: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另两峰为东峰、中峰。 9. 中天屹立:中天指天空中央,屹立指稳稳站立,这两句表现了华山雄伟高大的形象。 10. 群山朝岳:形容周围的山脉朝向华山,表现华山的威严与地位。 11. 金天杀气:金天指秋天;杀气是战争气氛的比喻,这里借以表达诗人登临山峰时的肃穆气氛。 12. 萧爽:清爽、明快的感觉。 13. 羽驾飙轮:是对神话传说中华山仙女乘坐的车的想象,暗含渴望登上高峰的愿望。 14. 安得云梯:意为如何才能攀上如此险峻的高峰。 15. 上拂烟霞:拂是指轻轻地擦过或掠过;烟霞指云雾缭绕的仙境。此句表达了诗人向往虚无缥缈、恍若仙境的美景。 16. 仙掌:仙人用手托天的形象,此处暗示攀登华山顶峰。
去完善
赏析
《望岳》是南宋诗人范祖禹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秀气东来”、“黄河天际流”、“荆山欲倾倒”等,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氛围,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眼前的实景与想象中的仙境相结合,突显了景象的气势磅礴。整首诗意境深远,引人遐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岳》是北宋诗人范祖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6年至1050年间,即范祖禹担任文林郎、从事史馆编修时期。这一时期,范祖禹的生活相对安定,他的诗歌创作也逐渐走向成熟。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历经了太祖、太宗、真宗和仁宗四朝,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仁宗在位期间,朝廷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推动了文人学士的文化创作。范祖禹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文坛的一颗新星。 范祖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不仅在文学上有所造诣,而且在史学、经学等方面也有深厚功底。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映,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望岳》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