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歌词

标题包含
挽歌词
彩旆蓝舆访隠扃,云松雪竹想仪形。 函关应望真人气,傅野今无处士星。 犹忆九臯闻鹤唳,徒劳双目送鸿冥。 将回俗驾频搔首,深愧山文旧勒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祖禹(976年-1030年),字淳甫,又字梦得,成都府双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范祖禹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历任著作佐郎、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穿着彩色旗子的队伍来到蓝色的马车上寻找隐士的家门,在白云、松树和白雪之间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身影。函谷关对应着那真正的仙气,但是傅野之地已经没有了处士之星。还记得在水边的芦苇丛中听到仙鹤的叫声,但用双眼望着大雁远去却无济于事。我将返回世俗的生活并频繁地搔首,我深感愧疚,因为我没有为山中的美景留下铭记。
去完善
释义
《挽歌词》注释: 1. 彩旆:彩色的旗子。 2. 蓝舆:指简陋的轿子。 3. 访隠扃:探访隐士的住处。 4. 云松雪竹:指隐士居住地的环境特征。 5. 想仪形:想象隐士的风采。 6. 函关: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 7. 真人气:道家传说中的仙人。 8. 傅野:古代地名,位于山西省阳曲县。 9. 处士星:指民间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10. 九臯:指荒野。 11. 鹤唳:指鹤的鸣叫声。 12. 鸿冥:指大雁飞向天空。 13. 将回俗驾:即将回到世俗生活中。 14. 频搔首:多次挠头,表示无奈和遗憾。 15. 深愧山文旧勒铭:指自己未能像古人那样在山上留下美好的文字。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怀念和悼唁的诗篇。诗人在开篇即通过“彩旆蓝舆访隠扃,云松雪竹想仪形”描绘出一片祥和的隐世之境,彰显出他对逝去者的无尽追思。接着诗人从“函关应望真人气,傅野今无处士星”表达出对逝去者德行与风范的敬仰,寓意着他们的离去让这个世界失去了一道光芒。诗人还通过“犹忆九臯闻鹤唳,徒劳双目送鸿冥”回顾他们曾经的音容笑貌与成就,不禁令人惋惜痛惜。末尾两句“将回俗驾频搔首,深愧山文旧勒铭”则传递出诗人愿回归自然的心境,并表达了对已故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韵悠长,体现了诗人对逝去的无比痛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歌词》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祖禹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作于宋哲宗时期,大约在公元1096年至1097年间。当时范祖禹因支持司马光废黜王安石新法而被贬谪至岭南,人生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逐渐成熟,文人骚客们热衷于诗歌创作,以此来抒发情感、表达政治观点。范祖禹身为文人士大夫,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然而,由于时局动荡,政治斗争激烈,许多文人的命运都受到了牵连。范祖禹也不例外,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被流放到遥远的岭南。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范祖禹创作了这首《挽歌词》。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战乱和苦难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无奈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既体现了范祖禹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