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易
籍其声名喧魏阙,幽奇风物指吴乡。
上饶此去逾千里,莫惜临岐酒满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凭借着他的声誉在魏阙中引起关注,将幽奇的风景描绘成江南水乡。从上饶到这来的距离超过了一千公里,请不要吝啬在临别时饮下杯中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籍:这里意为“凭借”或“依靠”。
2. 魏阙:原指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后用来借指朝廷。
3. 幽奇风物:指隐秘奇特的地方景物。
4. 指吴乡:指引向了江南地区。
5. 上饶:即今江西省上饶市。
6. 此去:从这里前往。
7. 逾:超过。
8. 千里:距离非常遥远。
9. 莫惜:不要吝啬。
10. 临岐:临近分别的地方。
11. 酒满觞:酒杯装满酒。
去完善
赏析
《送钱易》是宋代诗人王曾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钱易的深厚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以及对家乡的眷恋。
首句“籍其声名喧魏阙”,诗人用“籍其声名”来形容钱易的名声,表达出对钱易才学的赞美。“喧魏阙”则象征着朝廷的繁荣和国家的兴盛。诗人以此表达对钱易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钱易在政治上的成就。
第二句“幽奇风物指吴乡”,诗人通过描述吴乡的“幽奇风物”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幽奇风物”指的是江南水乡的美景,如湖泊、河流、山林等自然景观。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上饶此去逾千里”,诗人用“上饶”代指钱易将要离开的地方,表示钱易即将远离故土,奔赴千里之外的上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钱易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故乡的依恋。
末句“莫惜临岐酒满觞”,诗人借用“临岐”这个典故,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无奈和伤感。“莫惜”一词则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钱易能够珍惜这次相聚的机会,共同举杯,告别离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钱易的关爱和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友人和故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家乡的美好回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钱易》是宋代诗人王曾在送别钱易时的感怀之作。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王曾,字孝先,宋代大臣、政治家、文学家,于北宋年间历任多种要职,廉洁奉公,政治才干卓越。钱易则是他的友人,同样也是一位文人学者。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士人阶层日益壮大,诗歌创作也日趋繁荣。这一时期的诗人们通常以诗词来表达对朋友、家人和国家的深深情感。王曾作为当时的著名文臣和政治家,对于人生的离合聚散有着深刻的感悟,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常流露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