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佛日常长老请赞

标题包含
佛日常长老请赞
赤手全提,金圈栗棘。 跳出三要三玄,破荡佛祖窠窟。 试问有何神通,尽力吐露不出。 咄咄,佛日长老,与么拈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咸杰,俗名张士诚,字国瑞,号诚王,元末明初人。他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与朱元璋、陈友谅并称为“元末三雄”。 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在泰州率众起义,自称“诚王”,建元“天佑”,史称“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佛日常长老请赞》是宋僧释咸杰为佛日常禅师所作的赞颂诗。以下是对其中关键字的解释: 1. 赤手全提:意为空手执持,指没有依赖外在条件,凭个人力量来全面把握禅宗的要旨。 2. 金圈栗棘:形象比喻佛经的奥妙高深。金圈,金色光环,代表佛教的智慧之光;栗棘,一种带刺的植物,用来象征佛学理论中难以触及的深层含义。 3. 三要三玄:这是禅宗三个主要教义或哲学命题,分别是“要妙”、“要髓”和“要关”。 4. 佛祖窠窟:“佛祖”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及其后代传人,“窠窟”是密室、秘密的意思,这里表示佛教的核心思想和机密之处。 5. 神通:在佛教中,神通是指得道的佛教徒所具有的神奇能力,如传说中的预测未来、呼风唤雨等。 6. 佛日长老:“佛日”比喻光明和智慧,“长老”是禅宗对年长且有德的高僧的尊称,此处指佛日常禅师。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修行境界的诗歌。诗人以佛日长老的形象为引子,表现其了悟禅宗真谛的超然态度。“赤手全提”意味着打破世俗束缚,直指人心;而“金圈栗棘”则象征着修行的艰苦和坚定。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佛日长老跳出世俗观念,破除佛学经典的束缚,体现出超脱的境界。诗人提出疑问:“有何神通,尽力吐露不出?”暗示佛日长老并非依靠外在的神通力量,而是通过内心的修行获得智慧。最后一句“咄咄,佛日长老,与么拈出”是诗人的赞美之词,表达了对佛日长老无比敬仰之情。整首诗展现了一幅禅宗修行者的精神画卷,表现了禅宗超凡脱俗、直触人心的修行方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佛日常长老请赞》是宋代高僧释咸杰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间的宋朝时期。 释咸杰是禅宗僧人,在当时的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声望。他生活在一个佛教盛行的时代,社会对僧侣和禅宗修行者的尊崇程度较高。在诗中,他以禅意表现了对佛的敬仰之情和对僧人的颂扬。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宋朝正处于经济、文化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禅宗思想发展迅速,禅宗僧人更注重内心修养和自我解脱。而释咸杰作为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通过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禅宗修行者对信仰的热诚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