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绣宝公
针锋上直入,线缝里跳出。
剪刀尺子自随身,号令乾坤齐万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绣宝公:指刺绣时所用的绣花针,这里象征有神通的神仙人物。
2. 针锋:刺绣时针尖接触织物的地方。
3. 线缝:指刺绣时线穿过织物形成的细线图案。
4. 剪刀尺子:刺绣的工具,剪刀用于剪断丝线,尺子用于测量长度或标准。
5. 随身:随身携带,指绣宝公如同护身符一般始终伴随着人们。
6. 号令乾坤:指挥天地,指绣宝公具有神通之力,可以掌控天地万物。
7. 齐万物:使万物整齐划一,表示绣宝公具有普渡众生的能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刺绣画面,诗人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刺绣艺术的神韵和技艺。首句“针锋上直入”描绘了刺绣过程中,丝线在针尖上的穿梭,表现了刺绣工艺的细腻与精确。次句“线缝里跳出”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刺绣作品赋予生命,仿佛作品中的花鸟鱼虫都从线缝中跃然而出,栩栩如生。
紧接着,诗人以剪刀、尺子为喻,强调了绣工对于细节的追求和对作品的严谨态度。最后一句“号令乾坤齐万物”则借用了乾坤、万物的意象,象征刺绣艺术的广阔包容和至高境界。全诗既赞美了刺绣技艺的高超,又揭示了刺绣艺术的精神内涵,体现了诗人对刺绣艺术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赞绣宝公》是南宋诗人释咸杰创作的一首赞美绣宝禅师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佛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成为了民众寻求心灵慰藉的重要途径。许多僧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开始关注民间的苦难,并将佛学理念融入诗歌创作之中,以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佛法的理解。
释咸杰作为一位僧人,他关注民众的苦难,对绣宝禅师的德行表示钦佩。绣宝禅师在当时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佛学修养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诗中,释咸杰通过赞美绣宝禅师的形象,传达出他的佛学思想,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