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横渠赞
祖龙吐毒,烈火四焚。
先王载籍,毕罹其屯。
刘汉崛兴,访索丘坟。
群儒掇拾,百不一存。
绵蕝之野,陋兮叔孙。
胸谋腹断,己学自尊。
致彼古礼,寥落无闻。
勇哉先生,绝类离伦。
追千岁上,以礼立身。
隠居关右,化行于民。
宾嘉丧祭,唯古之循。
坐令邹鲁,复见咸秦。
岩岩泰山,烈烈秋暾。
先生谨严,比德实均。
嗟世习非,诚难具论。
弃礼自快,纷其如云。
感今陈古,歌以斯文。
庶由高躅,起我后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祖口喷毒火,烈焰四处燃烧。
古代君王留下的典籍,都受到了灾难的影响。
汉朝的兴起,找寻先贤们的墓地。
许多学者去收集遗作,但留存下来的却不多。
绵蕝原野,那个简陋的地方。
在那里有学问的人,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他们践行古老的礼仪,却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
勇敢啊先生们,你们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你们追溯到千年前的礼仪规范,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关右隐居,用自己的行为去教化百姓。
各种仪式,都遵循古代的做法。
使孔孟之地,又看到了古代的咸阳和秦国。
巍峨的泰山,烈日照耀下的秋天。
先生们严谨的态度,与山岳和阳光相得益彰。
感叹世间的风俗习惯已经改变,实在是难以一一列举。
丢弃了礼仪,只求个人的快乐,混乱不堪如同云雾。
有感于现今社会,怀念过去的历史,因此写下了这篇文章。
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学习这些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释义
1. 祖龙:指秦始皇。
2. 刘汉:汉朝的创立者刘邦。
3. 丘坟:古墓。这里指的是孔子的坟墓。
4. 绵蕝之野:指孔子的故乡。
5. 陋兮叔孙:指孔子门生子思谦虚的态度。
6. 以礼立身:根据礼仪要求行事。
7. 关右:指陕西潼关以西的地方。
8. 邹鲁:指孔子的家乡。
9. 咸秦: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
10. 岩岩泰山:形容泰山的雄伟壮观。
11. 烈烈秋暾:形容秋天的太阳热烈而光辉。
12. 高躅: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张横渠的学识和人品。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古人对于文化的珍视和对圣贤的敬仰之情。诗歌通过对比古今礼俗的差异,突显出张横渠坚持传统、教导百姓实行古礼的高尚品质。这首诗形式严谨,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浓厚历史感的咏史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横渠赞》是南宋诗人陈长方的一首赞美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首诗歌颂了张横渠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表达了对其敬仰之情。
陈长方生活于南宋后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看到了许多像张横渠一样的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私奉献,坚守道义。这使他深感敬佩,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自己对张横渠的崇敬之情。
张横渠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道德观念和治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矛盾激化,儒家学者开始关注道德教化和人心引导,力图通过学术研究与实践来拯救世道人心。张横渠作为其中的一员,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儒家的价值观,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