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赞
北方之神非此形,世俗强为图其真。
天一生水罔与冥,草玄扬云知彼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边的神明并非这个形态,世间的人们强行绘制它的真实模样。 天一生水无法与之共同进入冥界,深究虚无的道理如同乘着云彩知道彼此的心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真武:即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象之一,代表北方,形如龟蛇。
2. 北方之神:指玄武神。
3. 非此形:意指玄武神的形象并非人们所画的模样。
4. 世俗:指一般社会风气。
5. 图:描绘,刻画。
6. 天一生水:语出《周易·系辞上》:“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这是古人对五行理论的一种表述,认为水是万物之源,象征生命力。
7. 罔:无,没有。
8. 与冥:共同生育之意。这里指水和天一起生成生命。
9. 草玄:指汉朝扬雄的《太玄经》,是一部哲学著作。
10. 扬云:指扬雄。
11. 知彼情:了解道的真实情况。
去完善
赏析
《真武赞》陈长方
北方之神非此形,世俗强为图其真。
首句“北方之神非此形”,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对于神话传说的一种曲解的批判。在这句话中,作者明确指出北方之神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形象,这暗示了人们在理解和解释神话时常常存在误解和误导。同时,作者使用“非此形”这一措辞,也暗示了真正的北方之神应该是一种更为崇高、神秘的形象。
次句“世俗强为图其真”,则是对这种误解的直接批判。作者认为,世俗的人们过于执着于表面的现象,而忽略了深层次的真实。这里,作者使用了“强为”一词,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追求往往是盲目的和不自知的。
天一生水罔与冥,草玄扬云知彼情。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北方之神的理解。“天一生水罔与冥”,这句话中的“生水”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五行”之一的水元素。在这里,作者将水和天(也就是神)联系起来,表达了北方之神是生命的源泉和创造力的象征。而“罔与冥”则表示人们对这种深奥哲理的理解往往是无从触及的。
最后一句“草玄扬云知彼情”,则是作者通过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于真正理解北方之神的渴望。这里的“草玄”和“扬云”都是指古代的文人骚客,他们在作品中描绘出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而“知彼情”则是作者希望借助这些古人的智慧和灵感,来揭示北方之神的真正面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真武赞》是南宋诗人陈长方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入侵,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陈长方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真武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勇抵抗侵略者的敬仰之情。
在诗歌中,陈长方通过对真武神的赞美,表达了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真武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战神,象征着英勇、正义和力量。陈长方通过描绘真武神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此外,陈长方还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关注。在那个时代,民生疾苦、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极为困苦。陈长方通过对真武神的赞美,希望借此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