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杨舜韶诗后
吴城磊落见长身,屈指文章第几人。
岁月消磨百年后,音容间绝九泉新。
惭无健笔作佳传,空对遗编独惨神。
符也克家端的否,会须收拾寄苍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吴城磊落见长身:在吴城的遗址上,可以见到身材魁梧的人物。
屈指文章第几人:他们在文学史上也是翘楚。
岁月消磨百年后:经过一百年的岁月流逝。
音容间绝九泉新:他们的声音和容貌已经消失在九泉之下。
惭无健笔作佳传:我惭愧没有一支好笔来为他们写一部佳作。
空对遗编独惨神:只能对着这些遗迹独自伤感。
符也克家端的否:符家是否也有这样的故事?
会须收拾寄苍珉:应该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去完善
释义
1. 吴城:泛指江南一带的吴地城市,这里具体指代苏州等吴语区城市。
2. 磊落:形容人品质高尚,胸怀坦荡。
3. 长身:身材高大的人。
4. 屈指:弯腰,表示恭敬的意思。
5. 文章:古代文人的作品,此处专指诗歌。
6. 百年:一生,寿命,表示时间长久。
7. 音容:声音和容貌。
8. 间绝:隔绝了很久。
9. 九泉:黄泉之下,指死去的人居住的地方。
10. 惭无:感到惭愧没有。
11. 健笔:文笔刚健有力。
12. 佳传:好的传说或故事。
13. 遗编:指作者生前所写的书籍,遗留下来的著作。
14. 惨神:悲悼,悼念。
15. 符也:作者朋友的名字,“符”是他的姓。
16. 克家:以家教严谨而著名。
17. 端的:究竟如何,引申为到底。
18. 会须:必须要。
19. 收拾:整理好。
20. 苍珉:青黑色的石头,一般用于篆刻碑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杨舜韶的诗并表达了对他在文学领域卓越贡献的缅怀和敬仰之情。诗人陈长方通过描绘杨舜韶的吴城磊落形象和高尚品格,以及对他在文学界的不朽成就与影响,传达出杨舜韶的超凡脱俗和渊博才学。
“吴城磊落见长身,屈指文章第几人”这句表达了杨舜韶的高大形象和其在文学领域的显赫地位,诗人以“屈指文章”来形容他的文采横溢,卓然独立。
"岁月消磨百年后,音容间绝九泉新"则指出虽然时光流逝,但杨舜韶的形象、声音和才华依然焕发出新的活力,表现出其作品不朽的生命力。
诗人深感自己无法用一支健笔去传颂杨舜韶的伟大事迹,只能面对他的遗著独自神伤,这是对于才华横溢的前辈诗人无法尽述其美的一种惋惜和无奈。
“符也克家端的否,会须收拾寄苍珉”这两句则在表达对杨舜韶家人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收拾起先贤的精神财富,将其流传后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杨舜韶诗后》是宋代诗人陈长方的一首题画诗,创作于北宋时期。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成熟,文人墨客们开始崇尚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当时,陈长方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题画诗。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这个时期,陈长方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深感怀才不遇,同时也使他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学才能。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画家,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在绘画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个人情感,使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些时代背景也为陈长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