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览鉴妃子剪发图
引鉴能知天下肥,此时未纳寿王妃。
龙眠解向丹青里,写出开元治乱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借用历史经验洞察国家兴衰,如今还未立寿王为妃。
龙床安稳在画图中展开,描绘出开元盛世的治乱之由。
去完善
释义
"引鉴":这里是指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号)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即通过观察借鉴历代皇帝的治理得失来提高自己的治国能力。
"天下肥":指国家的繁荣昌盛。"肥"在此是借代用法,用农业丰收的景象来形容国家的富足。
"未纳寿王妃":指唐明皇尚未迎娶寿王(唐玄宗的儿子)的王妃杨玉环。后来杨玉环被唐明皇纳入宫中成为贵妃,这便是著名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龙眠":指的是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他的画作技巧高超,被誉为"龙眠居士"。
"丹青":在此是指绘画艺术。
"治乱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者治理国家的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
去完善
赏析
首句“引鉴能知天下肥”中,“引鉴”即借镜之意,意味着以历史为鉴,了解兴衰之道。而“天下肥”则是借用庄稼生长的情况来形象地描述国家治理的状况。本句意为借鉴历史教训可知国家兴衰规律。
次句“此时未纳寿王妃”中的“此时”指的是唐明皇尚未接纳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时,尚无混乱之兆。此句反映出明皇从初期的励精图治到后期沉迷美色的过程。
第三句“龙眠解向丹青里”,其中“龙眠”指名画家李龙眠,他是北宋著名的绘画大师,以人物画著称。此句表达出作者通过李龙眠的画作来展现开元年间的历史治乱。
最后一句“写出开元治乱机”则凸显了作者将唐朝历史的治乱兴衰以画为媒介表现出来,寓意着陈长方以史为鉴的提醒,以及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与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皇览鉴妃子剪发图》是南宋诗人陈长方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以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皇室贵族生活的画卷。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学创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陈长方作为一名文人墨客,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在他的笔下,唐代明皇李隆基的荒淫无度与杨玉环的悲惨命运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诗中,陈长方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爱情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诗人以剪发这一细节为载体,展示了杨玉环对唐玄宗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同时,他也通过对比明皇的不理朝政与杨玉环的忠诚执着,暗示了当时的统治者应该以此为戒,勤于政务,关心民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文人墨客的历史观。在创作过程中,陈长方巧妙地运用了大量与唐朝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