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东平悼曾英甫
前时来客此山居,同醉梅边酒几壶。
不道后来成死别,影堂吟落一灯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前段时间有朋友来山里的家做客,我们一同在梅花树下痛饮了几杯美酒。
不曾想之后竟成了永别,如今在这灵堂之上我独自吟咏,形单影只,灯光映照之下显得格外凄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平:地名,位于中国山东省。
2. 曾英甫:诗人朋友的名字。
3. 前时:过去的一段时间。
4. 来客:来这里做客的人,指诗人自己。
5. 山居:居住在山中。
6. 梅边:梅花盛开的地方。
7. 酒几壶:喝了好几壶酒。
8. 不道:不料,没想到。
9. 后来:之后的时间里。
10. 死别:永别的意思,此处指曾英甫去世。
11. 影堂:灵堂,供奉先人画像的地方。
12. 一灯孤:只有一盏孤灯,表示孤独、凄凉的氛围。
去完善
赏析
《过东平悼曾英甫》是一首悼念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英甫生前亲密相处的情景和对他不幸离世的悲痛之情。
首句“前时来客此山居”写的是二人曾经在此地山中共度美好时光。诗人以客人的身份来到东平的山村,暗示了他们在当时并未预料到今后的分离。第二句“同醉梅边酒几壶”描绘了他们在一起共度欢乐时光的场景,通过共享美酒、欣赏梅花表达出深厚的友情。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下去。第三句“不道后来成死别”笔锋陡转,传达出诗人得知曾英甫离世时的震惊与哀痛。这句诗歌告诉我们,诗人从未料到他们之间的欢聚竟会成为永别。第四句“影堂吟落一灯孤”是对曾英甫灵位的哀悼,诗人面对曾英甫的灵位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悲哀,因为昔日的好友已经不在世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崇祯年间,时局动荡,战乱不断。在这历史背景下,诗人萧澥在流寓东平的旅途中,写下了这首悼念友人曾英甫的诗歌——《过东平悼曾英甫》。
崇祯年间,大明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外部满清势力虎视眈眈,内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导致民不聊生、朝纲败坏。萧澥,身为一介文人,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苦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他选择远离尘世纷扰,四处游历。
在东平的旅途中,萧澥结识了志趣相投的曾英甫。两人共同探讨诗文,分享人生感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好景不长,曾英甫因疾病突然离世,给萧澥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为了悼念这位挚友,萧澥挥泪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过东平悼曾英甫》。
诗歌表达了对曾英甫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他英年早逝的痛惜。同时,也反映出萧澥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离乱之苦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既是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也是他对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