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秦纪

标题包含
读秦纪
筑了连云万里城,春风弦管醉中听。 凄凉六籍寒灰里,宿得咸阳火一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建造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宏伟城市,春风吹拂,弦乐和笛声在酒醉间如梦如幻地回荡。在这令人悲凉的古籍堆中,只有咸阳大火的一束星光引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连云:指靠近云天的城墙。这里指秦始皇时建造的阿房宫等宏伟宫殿建筑群。 2. 弦管:泛指乐器。这里代指音乐、歌声。 3. 六籍:即六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以及《乐经》。 4. 宿得:这里是“独得”的意思,强调只有一点收获。 5. 咸阳:秦国国都,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萧澥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万里长城的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 首句“筑了连云万里城”,描述了秦始皇时期大规模修建的万里长城,象征着秦国的雄伟和强大。次句“春风弦管醉中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秦国繁荣景象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危机。 第三句“凄凉六籍寒灰里”,意味着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政策下,大量书籍被毁,文化受到严重摧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痛心疾首。而尾句“宿得咸阳火一星”,则进一步揭示了秦始皇焚书政策的悲剧性,同时也预示了秦朝的灭亡。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秦朝由盛至衰的过程,以及对秦始皇政策的批判。同时,诗人也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鉴,警示统治者要尊重文化、重视教育,从而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秦纪》是唐代诗人萧澥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等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切。创作时间大约为唐玄宗至德年间(756-758年)。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正经历安史之乱,国家政局动荡不安。萧澥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通过阅读秦朝的历史记载,感慨万千。他对秦始皇的功过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既肯定了其统一六国、开疆拓土的功绩,也批判了其焚书坑儒、滥用权力的暴政。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切,希望统治者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萧澥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希望通过诗歌来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呼吁统治者重视民生,关注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读秦纪》这首诗不仅仅是表达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