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三首·其一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
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
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
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错误的话语已经让人疑惑,春天的山峦低垂,绿草如茵。
楚王梦中的美好场景仍在,但现实却是冰冷无声的香炉。
心中有恨是因为失去所爱,沉默不语又怎会为了消亡呢?
就连解决心结的合欢也无法实现,只剩下孤寂地面对这房间里的烛光。

去完善
释义
《无题三首·其一》钱惟演
注释:
1. 误语成疑:原意指因为口误而引起的误会。这里可能指诗人与心爱的人之间的误会。
2. 春山:代指美人的眉毛。古人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忧愁的样子。
3. 鄂君:古代楚国贵族,以绣被著称。这里用他的名字来形容绣被之美。
4. 荀令熏炉:荀令是东汉末年名臣荀彧,他特别喜欢熏香。熏炉是用香料燃烧使空气芬芳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室内环境的优雅。
5. 燕凤:燕子和风,象征春天的美好。这里可能指诗人与心爱的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6. 息侯:春秋时期的小国诸侯,因为他的夫人百里氏与他人私通,最终被灭国。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心中的无奈和悲凉。
7. 丁香结:丁香花的蕾,形状如结。古人常用丁香结来表示愁绪。
8. 对烛房:在烛光下独对空房的寂寞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无题三首·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复杂的情感纠葛,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误语成疑意已伤”道出了诗人心中的疑虑和哀伤,如同春山低垂的眉头,表达出深深的忧虑。接下来的两句“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通过比喻和象征,暗示了诗人的担忧与无奈。
在颔联中,诗人提到“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爱情挫折时的无奈与悲伤,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尾联“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则进一步揭示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古代人物的引用,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彷徨与迷茫。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传达出他对人生、爱情及命运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三首·其一 钱惟演
桃李芳菲梨花笑,
好春能几许?
李情惟有系年华,
渐衰翁兰径碧桃千树换年华。
雨过风微润物华,
待晴朝倚阑西园满路是昙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公元987年。此时的钱惟演正受到皇帝的重用,任翰林学士承旨。然而,他却对宫廷的权力斗争深感厌倦,开始向往田园生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