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浮翠亭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
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
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
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繋舟,投老为谁计沉浮。
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
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的山川如同奔跑的鹿群,阳光映照在江面翠绿夺目。早晨站在长干眺望傍晚的石牌,山头的春草依然年复一年地绿意盎然。我曾经热爱江南的游历,那时候还是青涩的少年,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人生的短暂如梦幻一般,六朝的兴衰只有荒芜的土丘见证。阳羡原本就是江南的一个地区,在水边的孤烟里仿佛能听到千古的哀愁。夜晚沙鸥关关啼叫,它们有着充足的粮食,又何必祈求更多呢?我这一生就像不系之舟,老年时又如何去计较得失呢?腰间的官印也只是偶然得来的,这里的风景和心情是那么让人舒心。回到三吴去寻觅那幽静的地方,不再重回梅雨的沙滩。渔父和长辈们请不要嘲笑我,解开衣带在这里稍稍停留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
2. 长干:今江苏南京中华门内古长干里一带。
3. 石牌: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即指石头城遗址。
4. 沙禽:栖息在水边的鸟类。
5. 稻粱:泛指五谷杂粮。
6. 不繋舟:不可控制的船,此喻人生的漂泊不定。
7. 投老:到老。
8. 墨绶:指官职,这里是指地方官职。
9. 三吴:古代对江浙地区的称谓,包括苏州、湖州、常州等地。
10. 枚回洲:虚构的地名。
11. 渔父丈人:渔民或隐士。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诗人感慨人生的诗作。首联以“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山川景象,形象地传达了江水奔流不息的生命活力。接下来的“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则进一步表达了时间流转、自然永恒的主题。
颔联开始,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的江南游历,通过对比现在头白的状态,暗示出时间的流逝。而颈联中,“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则表达出诗人在回顾历史后的思考:尽管六朝的兴衰已化为荒丘,但人生依然忙碌且虚幻。
接下来的几联继续描述阳羡(今宜兴)的风景和人文特点,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规划。尾联“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则以自嘲的口吻结束了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生动的江南山水描绘,也有深沉的人生哲理思考,展现了沈辽作为一名文人墨客的才情与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