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

标题包含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
故乡隔西日,水去连长天。前路知几许,但指天南边。 怆恨极浦外,隐映青山连。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遥羡绣衣客,冏然马首先。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 屈指数别日,忽乎成两年。百花已满眼,春草渐碧鲜。 岂是离居时,奈何于役牵。洞庭有深涉,曷日期归旋。 且作异乡料,讵知携手缘。离忧未易销,莫道樽酒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独孤及(725年-777年),字至之,唐朝时期文人,祖籍河南洛阳。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生活:独孤及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故乡在西面的太阳照耀下,江水缓缓流向远方。前面道路尚远,只需朝着南方行进。 在江边的悲伤回忆中,隐藏着翠绿的青山。春风吹拂着满载的船帆,轻快如弓弦。 羡慕那些身着华丽衣裳的旅客,他们的马儿迅捷有力。品尝过武昌的美味鱼,就不再惦记浔阳的土地了。 离别的时间数起来不过几日,却已经过了两年。满眼皆是繁花,春天里的青草渐渐变得翠绿鲜明。 现在还不是离别的时候,无奈世事繁忙。洞庭湖有个深度莫测的地方,何日才能返回呢? 暂时将这里当作他乡吧,也许某天我们能再次携手同行。离别的忧虑难以消除,不要再说饮酒可以解忧了。
去完善
释义
1. 西日:落日的方向,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2. 前路:未来的路程,这里指江船前行的地方。 3. 五两:古代测量风向的仪器,形状像箭靶,这里用来形容风。 4. 绣衣客:这里指裴侍御。 5. 冏然:明朗的样子。 6. 马首先:比喻裴侍御马术高超。 7. 武昌鱼:出自《晋书·陆机传》中的“一朝见征用,穿泳武昌城”,这里是赞美裴侍御的才情。 8. 浔阳田: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是表达离别之情。 9. 屈指:计算,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10. 深涉:指水深的地方,这里指洞庭湖。 11. 曷日:何日,什么时候。 12. 归旋:回来。 13. 异域:他乡。 14. 握手:指朋友间的亲密关系。 15. 离忧:离别的忧伤。 16. 莫道:不要说。
去完善
赏析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为唐代诗人独孤及所创作的一首诗,本诗以舟行江上的场景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故友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联描绘了故乡在西边的落日处,而江水却流向远方与天际相连的景象,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虽然前途未知,但仍希望前行至南方的天际。 颈联则借景抒情,通过描述远处的悲伤和青山绿水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惆怅。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以羡慕的语气描述了裴侍御的生活,用“绣衣客”形容他的华贵身份,用“冏然马首先”表现他的英勇气概。同时,诗人表示对方身在高位,却忘记了曾经的田野生活,表达了对裴侍御的不满和讽刺。 接下来,诗人回顾与裴侍御分别的日子,感叹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到了第二年春天。此时的风景如画,百花盛开,春草葱翠,但诗人却无心欣赏,只因为别离的愁绪萦绕心头。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希望在洞庭湖渡过深深的河流,回到故乡。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是无法实现的愿望,只能寄希望于将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与裴侍御相聚。 最后,诗人倾诉了离别的忧伤难以消除,即使有美酒也无法化解这种痛苦。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以及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是唐代诗人独孤及创作于广德年间(763年-764年)的一首抒情诗。此时期,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国家正处于战后重建阶段。此时的大唐江山残破,民生疾苦。 在这样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独孤及身为官员,满怀忧国忧民之心。他在长江中游弋的江船上,遥望故土,感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作为对裴侍御的关怀之情,他写下这首诗表达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