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王少府崟
凉风台上三峰月,不夜城边万里沙。
离别莫言关塞远,梦魂长在子真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凉爽的夜晚,月亮升起在三个山峰之上,照亮了整个平台。在不夜城边,万里黄沙犹如一条黄金大道。分别时不要说关山阻隔,因为我们的梦魂总会飘荡在彼此的家中。
去完善
释义
1. "凉风台上":指华山清凉台的避暑胜地。
2. "三峰月":指华山的三个高峰,即莲峰、松果峰和落雁峰。
3. "不夜城":这里指古代的华阴县城,位于华山脚下。
4. "万里沙":指距离遥远的大漠地区。
5. "关塞":古代指边境地区的关隘要塞。
6. "梦魂":古人认为人的灵魂在梦中可以离开身体,故称梦魂。
7. "子真家":指隐士焦先的住处。焦先字子真,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隐士。这里以焦先喻指作者的朋友郑县刘少府造、渭南王少府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独孤及所作,诗题中的“郑县”和“渭南”分别指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和陕西省渭南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友人郑县刘少府和渭南王少府的思念之情。
首先,首句“凉风台上三峰月”描绘了诗人在凉风台上看到的景象:一轮明月高悬,照耀着周围的三座山峰。这句诗通过月亮和山峰的组合,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紧接着的第二句“不夜城边万里沙”则转向了对遥远边疆的想象。不夜城是指古代的疆域边界,这里的“万里沙”则是形容沙漠广阔无边的景象。这一句诗将读者的视野从眼前的美景引向遥远的边境,同时也将作者的思绪带向远方的朋友。
然后,在第三句“离别莫言关塞远”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距离的藐视。尽管他们身处异地,但友情并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这句诗传达出作者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最后,第四句“梦魂长在子真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信念。在这里,“梦魂”指的是梦境和灵魂,“子真”是独孤及的字。这句诗意味着,无论身在何处,作者的灵魂始终与友人同在,他们的友情永远不会被时空所阻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王少府崟》是唐朝诗人独孤及所作。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这时期,独孤及正值中年,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然而,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继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这首诗正是他在海上的旅途中,怀念起昔日与郑县刘少府造、渭南王少府崟的交往,感慨万千而作。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然而,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尤其是官僚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严重。独孤及作为一个文人,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