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良弼知广安军
巴黔万山横楚封,洞庭碧海蛟龙宫。
潜灵蓄秀天疏通,楚人自古多材雄。
江陵故都当其胸,人物萧爽驰英风。
良弼崛起声其中,宏伟浑厚如山东。
才思婉娩春华融,论议慷慨无约丰。
高步壮领辕不容,徊翔盘纡巫与嵩。
拏舟向蜀沿涪潼,嘉陵一曲城古充。
鹰隼倒臂宁久笼,南荣霹雳醒愚聋。
归来破裳未及缝,籍才檄起如旋篷。
瞿唐故交复相从,始适抱子今皆翁。
天真逍遥饮量洪,世事历遍诗尤工。
有时语酣笑未终,环顾四坐皆虚空。
寒飚戚戚凌疏桐,去路山远秋溟蒙。
临老合散情易攻,岂免泪下如儿童。
髋髀始见斤斧功,鹓鸾一息荆棘丛。
广安地卑跼飞冲,席恐未暖行匆匆。
平时物理相磨礲,郡乐不在卑与崇。
唱酬自可轻开忠,无事日夕翻邮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巴黔地区山脉纵横,洞庭湖水碧波荡漾,蛟龙在海底畅游。这里是楚地的门户,人才济济,英勇不凡。江陵故地位居其中,文人雅士风华正茂。良弼是这里的杰出人物,他的声音如同山东般辽阔雄壮。他才思敏捷,议论激昂,矢志不渝。他胸怀壮志,一心为民,足智多谋。他离开家乡,沿着涪水、潼水来到四川,在这古老的嘉陵江畔留下了足迹。他渴望像鹰一样翱翔蓝天,突破束缚,唤醒众人。当他回到家乡时,衣服尚未补好,便被征召入伍,如同一叶小舟启航破浪。他曾在瞿塘峡与朋友相聚,如今他们都已年长。他们心态自然,酒量豪爽,人生经验丰富,诗歌佳作频出。有时候,他们笑语未尽,四顾却已空空如也。寒冷的秋风轻轻掠过稀疏的梧桐树,前路漫漫,秋色浓郁。人到老年,离别之情容易牵动人心,眼泪就像孩子一样轻易落下。曾经的辉煌成就如今已经略显陈旧,如同凤凰栖息在荆棘丛中。身居低处的广安,却无法抑制展翅高飞的愿望,宴席未暖便匆匆离去。日常生活中的道理相互磨练,快乐不在于贫富尊卑。唱和之间,可以表达忠诚之心,闲暇之时,不妨书信往来,共叙友谊。
去完善
释义
巴黔:古代的州名,位于现在的重庆一带。
楚封:指湖南、湖北地区。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碧海蛟龙宫:形容洞庭湖的浩渺景色。
潜灵蓄秀:指有才华的人。
天疏通:地势险要但交通便利的地方。
江陵:古代的城市,位于湖北省。
故都:曾经的首都。
人物萧爽:指人才出众。
驰英风:表现英勇之气。
宏伟浑厚:形容人雄壮有力。
婉娩:温文尔雅。
春华融:比喻美好的时光。
慷慨无约丰:指言论激昂,不受约束。
高步:迈步前行,这里指有很高的地位。
壮领辕不容:在仕途上不能顺利前进。
盘纡:曲折蜿蜒。
巫与嵩:巫山和嵩山,分别位于重庆和河南。
拏舟:划船。
涪潼:涪江和潼江,位于四川东部。
嘉陵:嘉陵江,位于四川北部。
鹰隼倒臂:比喻贤能之士被埋没。
南荣霹雳:南荣是指南宋,霹雳是指推翻昏庸统治。
破裳:破旧的衣服。
未及缝:还没来得及补好。
籍才檄起:凭借才能选拔出来。
旋篷:旋转的篷船。
瞿唐故交:指在长江上游的朋友。
始适抱子:刚结婚就生子。
天真逍遥:指自然纯真的生活态度。
饮量洪:酒量大。
环顾四坐皆虚空:指朋友们已经去世。
寒飚戚戚:寒冷的北风。
凌疏桐:吹过稀疏的梧桐树。
去路山远:离开的道路很遥远。
秋溟蒙:秋天的雾气弥漫。
临老合散:指老年时期的人们聚散无常。
髋髀:大腿和小腿。
始见斤斧功:刚开始展现出才能。
鹓鸾一息荆棘丛:凤凰一度陷入困境。
广安地卑:广安地势较低。
跼飞冲:无法施展抱负。
席恐未暖:刚到任,还没有适应工作。
平时物理相磨礲:平时在学术上相互切磋。
郡乐不在卑与崇:职位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快乐的生活。
唱酬自可轻开忠:相互唱和不必过于拘谨。
无事日夕翻邮筒:闲暇时可以相互写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良弼赴任广安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他才华横溢、胸怀壮志的赞誉和敬佩。首联描绘了巴黔地区的地理风貌,为下文做好了铺垫。颔联和颈联通过比喻和对比,突出了赵良弼的人物品格和才能。而接下来的一连串描述则勾勒出了赵良弼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和成就,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然而,尾联却突转悲伤基调,以“寒飚戚戚凌疏桐”这一画面表现了离别的哀伤。尽管朋友之间感情深厚,但在离别之际仍不免伤感。结尾一句“广安地卑跼飞冲,席恐未暖行匆匆”表现出作者对赵良弼未来的担忧。尽管如此,他依然相信赵良弼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施展才能,实现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赵良弼知广安军》是北宋著名诗人冯山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公元965年左右。此时正值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原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
冯山是一个饱读诗书、性情豪放的文人,他与赵良弼为知己之交。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士人阶层的命运多舛,很多人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赵良弼被任命为广安军知州,即将离开故乡,前往遥远的四川。作为朋友,冯山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离愁别绪。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