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蒲宗孟传正察推

标题包含
与蒲宗孟传正察推
五月热无事,讼庭若扫刷。 眼底簿书静,独坐痴闷发。 上马出门去,不避烦与渴。 幕中访贤友,且欲纾拥阏。 洒水延我坐,解带意思活。 清谈破尘滓,快若饮冰雪。 青衫虽同服,所处类巾袜。 道均语言合,殊不间毫髪。 十篇诗总解,金玉自磨戞。 往时草草读,恨不见本末。 全编使我尽,万漏都一括。 诸君好诗学,论议每相轧。 破碎失本源,十尝见七八。 圣途久荒废,怜君力锄䥽。 汉安隆中集,应和类控楬。 驰骋气力壮,嵩岱可手揭。 形容若绘画,讥讽过赏罚。 回头索平淡,春兴最清越。 意外得真巧,漫不露雕割。 此皆绪余尔,太仓出圭撮。 予虽素无闻,少小颇奸黠。 僻涩追古意,芬芳慕贤哲。 独自狂妄走,屡遭流辈喝。 中道偶成病,两眼痛欲瞎。 见字輙昏雾,恨无金篦刮。 凛凛忧痼废,那更寻旧扎。 平生志高远,缩小仅如钵。 又从县道来,屈强且回拔。 吏责常恐吓,民事日喧聒。 中烦变憔悴,余愤成呕哕。 衔辔脱未去,俛首就一秣。 大叫虽慷慨,壮图已销杀。 清华果无分,看人起门阀。 羡君名声好,风谊纵超拔。 凭陵欲轩翥,去势不可遏。 然犹滞巴徼,官况饱辛辣。 始初未识面,展手思挽撮。 相值偶相得,青松引藤葛。 意气始投合,底里尽表察。 文字本非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 五月天气炎热,没什么事做,法庭安静得如同被清扫。 眼睛里的文件静默,独自坐着感到无聊和烦躁。 骑马出门去,不避开炎热和口渴。 去拜访幕中的朋友,希望缓解拥堵的情绪。 被邀请坐下,解开腰带感觉舒适。 闲聊能扫清尘埃,像饮冰雪一样畅快。 虽然穿着同样的衣服,但我们相处得就像衣领和袜子。 我们的观点和谐统一,完全没有分歧。 阅读了十首诗,心灵得到陶冶。 过去匆匆读完,没能完全理解。 现在可以完全理解它,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你们喜欢诗歌,经常争论。 失去了诗歌的根本,只能看到大概的意思。 诗歌的道路已经荒废很久了,感谢你们在努力振兴。 你们的作品就像画,讽刺胜过赏罚。 回头寻找平静和自然,春天的情绪最为清新。 出乎意料的是,真实和巧妙的设计,没有露出的雕刻。 这些都是剩余的部分,就像从粮仓取出的粮食。 尽管我没有名气,小时候却很狡猾。 追求偏僻和古老的风味,仰慕美好的事物。 独自一人任性的前行,常常遭受别人的批评。 半途中突然生病,两只眼睛疼得快瞎了。 看见字就眼花,恨不能有个金手指来刮一刮。 担心病情而忧郁,更没心思去恢复健康。 一生志向高远,现实却狭小如同饭碗。 又从县里来,坚韧不拔。 面对上级的压力,每天面对繁琐的事务。 内心的烦恼让我憔悴,剩下的愤怒变成呕吐。 还没有摆脱麻烦,低头找点安慰。 虽然大声呼喊,壮志已经消磨殆尽。 清华果然与我无关,看着别人兴旺。 羡慕你的好名声,风度翩翩。 想要高飞却被压抑,无法遏制自己的热情。 然而仍然被困在偏远的地方,公务员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我们第一次见面,伸手想要一起合作。 偶然的机会让我们相识,友情就像青松上的藤蔓。 初次相见就有共鸣,内心深处都可以互相了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蒲宗孟:宋代大臣,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南宋高宗时期的丞相。 2. 五月热无事,讼庭若扫刷:这句描述了夏天炎热无事的日子,法院里也显得平静无争。 3. 上马出门去,不避烦与渴:这句表示作者骑马上路,并不担心旅途的疲劳和口渴。 4. 洒水延我坐,解带意思活:这句表达了主人为作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让他能够放松身心。 5. 青衫虽同服,所处类巾袜:这句描述了作者和朋友的身份地位相似,但生活环境却不同。 6. 十篇诗总解,金玉自磨戞:这句表示作者的诗歌创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就像金玉一样珍贵。 7. 圣途久荒废,怜君力锄䥽:这句表达了对友人致力于文学研究的敬佩之情。 8. 汉安隆中集,应和类控楬:这句形容友人的诗歌作品犹如汉代的文人雅士一样,充满了文化底蕴。 9. 诋毁过赏罚,回头索平淡:这句表示作者的诗歌创作在经历了繁复的雕琢之后,最终回归了平淡的真实。 10. 意外得真巧,漫不露雕割:这句表示作者的诗歌创作在不经意间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毫无斧凿痕迹。 11. 太仓出圭撮:这句表示作者的诗歌创作如同粮食一样,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12. 偏僻追古意,芬芳慕贤哲: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圣贤的敬仰之情。 13. 中道偶成病,两眼痛欲瞎:这句描述了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了疾病,眼睛疼痛几乎失明。 14. 见字辄昏雾,恨无金篦刮:这句表达了作者因为视力问题,阅读变得非常困难。 15. 吏责常恐吓,民事日喧聒:这句描述了作者在担任地方官期间,每天都要处理各种繁琐的政务。 16. 又从县道来,屈强且回拔:这句表示作者再次来到县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17. 清华果无分,看人起门阀:这句表示作者感叹自己没有机会进入朝廷,只能看着别人登上高位。 18. 始初未识面,展手思挽撮:这句表示作者在初次见到友人时,就已经有了结交之心。 19. 底里尽表察:这句表示作者与朋友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都能够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20. 文字本非敌:这句表示作者认为文学创作本身并不是一种敌对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现出了诗人冯山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开篇写五月的炎热天气,诗人在法院里独自闷坐,眼前的公事已经了结,但内心依然感到烦闷。于是决定出门去找朋友蒲宗孟和传正察,希望能通过与他们交流来缓解内心的困扰。在朋友那里,他们畅谈诗文,畅快地饮酒,享受这份宁静和欢愉。 诗歌中“十篇诗总解,金玉自磨戞”表示对朋友才华的欣赏,他们的诗词总能给人带来启发,如同打磨过的金玉一样熠熠生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喜欢争辩的朋友们的不满,认为他们在讨论诗词时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诗词的内在精神。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平凡,但也有着远大的志向,却因为各种琐事而不得不妥协。他希望自己能像朋友那样有名气,有风度,但又无奈自己生活困顿,心情烦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畅谈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敬仰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蒲宗孟传正察推》是宋代诗人冯山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87年,正值宋太宗至道年间。在这时期,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刚刚结束,宋朝初步建立了统一全国的政权。 冯山,字子骏,四川人。他在当时以文章诗词著名,与蒲宗孟等才子结交。这一时期对冯山来说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怀,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而蒲宗孟则是一名颇有才干的政治家,他们二人共同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他们的友谊也是基于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在这个背景下,冯山写下了这首《与蒲宗孟传正察推》,以此表达自己对挚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