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就在这个夜晚,我特别感受到春天温暖的气息,那清新的虫鸣声第一次穿透了绿色的窗纱。
去完善
释义
更深:深夜时分;北斗:指北斗七星;阑干:横斜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春夜图景。前两句通过“更深”、“月色”、“北斗”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则从听觉角度切入,用“虫声”来点缀春夜的温馨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微妙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全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温暖的春夜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刘方平虽在历史上并不如李白、杜甫般声名显赫,但他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微妙的变化而闻名。此诗写于一个春夜,当时诗人可能正隐居乡间或暂居某处,心境恬淡闲适。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他被窗外柔和的月光和初春的气息所触动,感受到季节交替带来的生机与温暖。这种对自然变化敏锐的觉察力,以及对生活细节深刻的体会,使他写下了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通过描写“虫声新透绿窗纱”这一细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也折射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