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标题包含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稀。 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 长怜西雍青门道,久别东吴黄鹄矶。 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Demi陈黛米
去完善

译文
洛阳的夜晚清澈明朗,云朵飘散回归,城中的河流蜿蜒,星空璀璨稀疏。秋天过后,可以看到千里之外飞来的大雁;月亮高挂之时,可以听到千家万户洗衣的声音。常常怀念西边的雍州和青门的道路,与东吴的黄鹄矶离别已久。请问旅人的书信要寄给谁呢?心思的沉重如同离乡的忧虑一般。
Demi陈黛米
去完善
释义
洛阳:位于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古代著名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清夜:寂静的夜晚。 白云归:指游子归来。 城里:城市中。 长河:比喻时间或岁月漫长。 列宿:众星宿,这里指天上的星星。 稀:稀少,稀疏。 秋后见飞千里雁:秋天到来时,大雁开始南飞。 月下:月光下。 闻捣:听到捣衣的声音,这里是形容深夜的景象。 万家衣:千家万户的衣物。 长怜:长期同情、关爱。 西雍:西方的学校。 青门道:古长安城门名,这里泛指长安城外。 东吴:古代吴国的别称,这里指的是江苏一带地区。 黄鹄矶:长江边的一处景点,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与皇甫冉的家乡相近。 借问:请问。 客书:离别的书信。 何所寄:寄给谁。 用心:花费心思。 不啻:不止,超过。 两乡违:远离两个地方。
Demi陈黛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和作者的思乡之情。首联“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稀”描绘了洛阳美丽的夜景,以白云、长河、星星等元素表现出宁静的氛围。颔联“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则通过秋天的大雁飞行以及月光下人们忙碌的身影,展现了秋天的繁忙景象。 颈联“长怜西雍青门道,久别东吴黄鹄矶”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深深思念,虽然身处异地,但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仍然念念不忘。尾联“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则以询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家乡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情怀。
Demi陈黛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具体时间约在公元80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刘方平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期,他在青年时期曾担任过清官,但因不善于迎合权贵而受到排挤,最后辞官归隐。因此,他的诗歌多表现失意、孤独和悲凉的情感。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诗人们多以抒写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诗歌形式多为近体诗和绝句。刘方平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他以秋天的夜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落叶、寒蝉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在秋日夜晚思念朋友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emi陈黛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