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
露藻清啼,烟萝澹碧,先结湖山秋怨。
波帘翠卷。
叹霞薄轻绡,泛人重见。
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扇。
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
泛酒芳筒,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
平芜未翦。
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
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曲尘般的忧伤如同伤心之水,歌声中的蝉鸣悄悄唤醒了春天的变换。
露藻清新,烟萝淡雅,仿佛先结成了湖山的秋天之怨。
波帘翠色卷起,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感叹那薄薄的霞光,让人重新见到大自然的美丽。
靠近柳树,感受一丝清凉,暂时放下心中的负担,背负着纨扇。
南边的鲜花犹如洁白的面庞,画船应该无法承载,那宁静的诗篇。
举杯畅饮美酒,在蠹壁上留下名字,再次聚集了湘水和鸿雁。
原野平坦,害怕夜晚的西风,让镜子般的心境变得红色。
远远望去,忧愁滋生,暮天的菱歌传来。

去完善
释义
1. 曲尘:指尘土中的绿色。
2. 伤心水:指泪水。
3. 歌蝉:指歌唱的蝉鸣声。
4. 春换:春天的变化。
5. 露藻:露珠中的花草。
6. 清啼:鸟儿的清鸣声。
7. 烟萝:烟雾缭绕的山藤。
8. 湖山秋怨:秋天的湖山景色。
9. 波帘:水波的帘子。
10. 霞薄:晚霞的薄纱。
11. 轻绡:轻纱。
12. 泛人:泛舟的人。
13. 重见:再次看到。
14. 傍柳:靠近柳树。
15. 怀袖:衣袖。
16. 负纨扇:辜负了纨扇。
17. 南花:南方的花。
18. 素靥:白色的脸谱。
19. 画船:画船,指游船。
20. 坡静:山坡的宁静。
21. 诗卷:诗歌的卷轴。
22. 泛酒:饮酒。
23. 芳筒:美好的竹筒。
24. 题名:在墙上题名字。
25. 蠹壁:被虫蛀蚀的墙壁。
26. 湘鸿:湘水上的鸿雁。
27. 江燕:长江上的燕子。
28. 平芜:平坦的草地。
29. 一夕:一夜。
30. 菱唱:菱角歌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齐天乐》是吴文英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词中以湖山秋怨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卷。词人通过对湖山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词人以曲尘和水为喻,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和对春天的感慨。曲尘犹沁,意味着内心的忧伤无法释怀;歌蝉暗惊,则表达了春天悄然逝去,时光不再的感慨。
接下来,词人对湖山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露藻清啼,烟萝澹碧,先结湖山秋怨”,露藻、清啼、烟萝等意象,展现了湖山的美丽与哀愁。湖山的美丽,却先结下了秋天的怨念,这怨念,正是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波帘翠卷”一句,描绘了波帘卷起的画面,感叹时光流逝,无法重现。而“叹霞薄轻绡,泛人重见”,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霞薄轻绡,意味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如薄纱般轻盈,难以捉摸。
下片,词人对过去的人和事进行了回忆和感慨。“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扇”,傍柳追凉,表达了词人在柳树下寻找一丝清凉,而怀袖中的纨扇,则象征着过去的荣华富贵。然而,这一切都已过去,词人只能负纨扇而叹。
“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南花、清斗素靥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画船、坡静诗卷等意象,则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然而,这一切都已过去,画船不再,诗卷也无踪。
“泛酒芳筒,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泛酒芳筒,表达了词人在酒中寻找慰藉;题名蠹壁,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湘鸿江燕,则是对过去文人雅士生活的象征。然而,这一切都已过去,只有湘鸿江燕,还能唤起词人的回忆。
最后,“平芜未翦。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平芜未翦,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无奈。一夕西风,镜心红变,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和感慨。
全词以湖山秋怨为主线,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词人对过去荣华富贵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词人的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令人叹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齐天乐》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46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国入侵,朝廷腐败无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吴文英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幕僚、县丞等小官,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的词作多描绘民间生活,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齐天乐》中,吴文英以“齐天乐”为词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词中描述了战乱中的百姓流离失所,家园破败的景象,以及词人对国家中兴的期望。这首词充分展现了吴文英的词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成为南宋词坛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