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仲山寄酒
兵厨盎盎孚盈缶,怜我十年青濮口。
投醪分惠继以诗,诗更分香过于酒。
酒瓶诗卷堕我前,顿使幽栖添二友。
朝吟直到屋翻日,夜醉不觉山衔斗。
也知庭内无留难,扫除弊事如挥帚。
龟陵千里数万家,谁不高擎加额手。
公余退食多燕衎,一斗百篇困何有。
余波借与草木春,况是江头钓鱼叟。
更烦遣骑日联翩,暖热缙云先马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兵器库中满溢美酒佳肴,同情我多年来独守寂寞之地。
用诗歌传递友情,诗歌的魅力甚至超过美酒。
美酒和诗篇落在我的面前,让我在孤独的生活中多了两个朋友。
白日里不停地朗诵诗篇,夜晚喝醉了,不觉得群山环绕。
我也知道这庭院里没有阻碍,清除难题就像挥舞扫帚一样简单。
千里之外的龟陵有许多人家,有谁不高举双手表示敬意呢?
你在空闲时常常宴饮快乐,即便喝到一斗也会写出百篇佳作。
这份热情也让万物充满生机,更何况是在江边垂钓的老者。
请再次派遣使者日夜相连,温暖那些愿意向前的人。
去完善
释义
《和张仲山寄酒》:这是一首描述诗人收到友人张仲山寄来的美酒并与友人在诗中共享美好时光的诗。
1. 兵厨:古代军队中负责酿造和管理酒类的官员。这里指代美酒的来源。
2. 盎盎:形容酒液满溢的样子。
3. 孚盈缶:装满酒的酒坛。孚,满;盈,满;缶,一种陶制的容器,常用来装酒。
4. 怜我十年青濮口:感叹自己在这偏远的青濮口度过了十年的岁月。青濮口,这里指的是边远地区。
5. 投醪分惠:将酿酒的糟粕丢弃,只取其精华的部分送给朋友。这里比喻友人慷慨相赠的美酒。
6. 分香:分享香气,这里指分享美酒。
7. 堕我前:掉在我面前。形容美酒和诗歌同时出现在眼前。
8. 幽栖:隐居于山林。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9. 屋翻日:太阳从屋顶上升起,形容时间流逝。
10. 山衔斗:山间的北斗七星。形容夜晚的景象。
11. 庭内无留难:家里没有留下任何困难和麻烦。
12. 扫除弊事如挥帚:解决困难就像用扫帚扫地一样容易。
13. 龟陵千里数万家:龟陵,古地名,位于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这里形容辽阔的土地上有无数的百姓。
14. 高擎加额手:双手举过头顶表示敬意。形容众人对张仲山的敬仰之情。
15. 公余退食多燕衎:公务之余,退下来享受美食的乐趣。
16. 一斗百篇困何有:饮酒一斗就能写出一百篇诗文,怎么会觉得困乏呢?形容诗人的才情横溢。
17. 余波借与草木春:将美好的余韵传递给身边的草木。
18. 江头钓鱼叟:江边垂钓的老人。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19. 更烦遣骑日联翩:希望有更多的使者每天都来联系。
20. 暖热缙云先马走:让缙云的使者先过来。缙云,古县名,位于现在的浙江省丽水市。马走,指骑马前来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冯时行收到张仲山寄来的美酒和诗篇,感到欢欣鼓舞。诗人在清晨吟咏诗篇,夜晚饮酒陶醉,享受着这种美好时光。同时,诗人也感谢张仲山的关心和慷慨,希望他们的友谊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整首诗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张仲山寄酒》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80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冯时行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曾赴汴梁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为战争原因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回到家乡,开始了漫长的耕读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冯时行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张仲山。他们常常一起探讨学问、谈论人生,互相鼓励。然而,由于战乱和贫困,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在这首诗中,冯时行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五代十国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各个政权之间征战不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们往往寄情于山水田园,寻求心灵的慰藉。冯时行和他的朋友们也不例外,他们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用诗歌寄托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