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楼春

标题包含
玉楼春
杏花微露春犹浅。 春浅愁浓愁送远。 山拖馀翠断行踪,细雨疏烟迷望眼。 暮云浓处轻吹散。 往事时时心上见。 不禁慵瘦倚东风,燕子双双花片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还不是很深,杏花的露水在阳光下闪烁。春天的短暂和浅显让人忧愁,这种忧愁伴随着送走远方的朋友。山脉的影子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仿佛带走了一段旅程。细雨和稀疏的烟雾模糊了我的视野。暮云渐沉,微风轻轻吹散了它。那些过去的回忆不时浮现在心头。我不禁带着慵懒和消瘦站在东风中,看着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花瓣随风飘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杏花微露春犹浅:杏花,植物名称;微露,指微微露水;春犹浅,春天尚未结束。 2. 春浅愁浓愁送远:春浅,春天的含义;愁浓,形容忧愁的程度深;愁送远,送别远方的人或事物。 3. 山拖馀翠断行踪:山,地理名词;拖,拖曳;馀翠,残留的绿色;断行踪,指消失在视线中。 4. 细雨疏烟迷望眼:细雨,轻微的小雨;疏烟,稀疏的烟雾;迷望眼,使视线变得模糊不清。 5. 暮云浓处轻吹散:暮云,傍晚的云朵;浓处,云朵密集的地方;轻吹散,被微风轻轻吹散。 6. 往事时时心上见:往事,过去的事情;时时,经常;心上见,在心中浮现。 7. 不禁慵瘦倚东风:不禁,忍不住;慵瘦,慵懒而消瘦的状态;倚东风,靠着春风。 8. 燕子双双花片片:燕子,鸟类的一种;双双,成双成对;花片片,花瓣飘落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玉楼春》描绘出一幅早春景象。首句“杏花微露春犹浅”,以微露的杏花点明季节特征,展现出春天的轻柔之美。紧接着“春浅愁浓愁送远”,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感悟——虽然春天尚未深入,却已感受到了淡淡的忧愁,这种情绪可能源于思念远方的亲友。 接着,诗中的“山拖馀翠断行踪,细雨疏烟迷望眼”,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早春景致:远处的青山、细雨疏烟,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到了下阕,诗人在“暮云浓处轻吹散”一句中,用暮云散开比喻思绪渐渐平静。接下来的“往事时时心上见”则揭示了诗人难以忘怀的回忆。尾联“不禁慵瘦倚东风,燕子双双花片片”则以慵懒的体态和双飞的燕子、飘落的花瓣构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示出诗人内心的思念与感叹。整首词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体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是南宋诗人冯时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故国江山千里外”开头,描述了江山如画的壮美。根据史书和诗人的作品,可以推测此诗应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 在这段时间里,冯时行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起初他被任命为广南西路安抚司参议官兼提举常平茶盐事,管理一方政务,但后因反对投降政策被贬谪为建昌军司马。在这段时期,诗人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源泉。 与此同时,宋孝宗在位期间,国内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但也面临着金国的强大压力。在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问题突出。受此影响,冯时行的诗歌在抒发个人感慨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