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

标题包含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
一时周屏翰,千载汉循良。 宠渥分民社,疲羸頼纪纲。 洪恩随雨润,令问与风翔。 日月流年驶,江山别恨长。 已闻谈旧政,方改视新章。 贱子千官底,曾依数仞墙。 迂愚真滥吹,浩荡实包荒。 倦鸟栖林樾,哀鸿顾稻粱。 一廛联户版,余惠及耕桑。 迨此征黄速,还闻借寇忙。 江云引行旆,峡树远归樯。 亟欲承颜面,于焉写肺肠。 麦秋驱病马,山雨绝横塘。 意去如飞鸟,身留类触羊。 登临空怅望,竚立更凄凉。 眷注期公久,趋瞻预可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周屏翰时光荏苒,汉循良风范流芳。 受百姓拥戴,依赖法纪提纲。 恩泽如细雨滋润,声誉如风吹拂翱翔。 岁月匆匆流逝,山水之间的离别情愫悠长。 谈论往事已成过去,待看未来新篇章。 在这千万官员之中,曾经紧靠那高墙。 愚钝如我盲目乱闯,实则心胸宽广。 疲惫的老鸟寻觅林间,哀伤的大雁寻找食物。 几户人家紧密相连,余荫普照庄稼丰收。 如今国家时局不稳,听说有人趁机混水摸鱼。 江水缓缓引领远行,峡树远去则是回乡的船只。 渴望聆听您的教诲,在此倾诉肺腑之言。 麦熟时节驱策老马,山间风雨阻断水塘。 离去之心如飞鸟,留下之身如同羔羊。 独登高岗空自怅望,久久伫立更觉凄凉。 期待您早日回顾,预见一片光辉前景。
去完善
释义
一时周屏翰,千载汉循良:"一时"表示同时;"周"指四周、周围;"屏翰"有屏蔽保护和辅翼之意;"千载"是千年的意思;"汉"指的是汉朝;"循良"指封建社会的好官吏。这两句意思是这位涪守何常卿当时受到了众人的拥戴,他的名声可与汉朝的好官媲美。 宠渥分民社,疲羸頼纪纲:"宠渥"是指皇帝的宠爱和优遇;"民社"是地方官员的代称;"疲羸"指疲惫贫困;"纪纲"代表国家的法制和纪律。这两句赞美涪守何常卿深受皇帝宠爱,地方治理出色,使民众摆脱了疲惫贫困的生活,国家的法制和纪律也得到了维护。 洪恩随雨润,令问与风翔:"洪恩"是大恩的意思;"雨润"指滋润万物;"令问"指良好的名声;"风翔"形容声誉传扬。这两句歌颂涪守何常卿大施仁政,美好的名声犹如和风飞翔,广为人知。 日月流年驶,江山别恨长:"日月"象征时间流逝;"流年驶"是说时间过得很快;"江山"泛指国家;"别恨"表示离别时的伤感。这两句表示涪守何常卿即将卸任,对国家的留恋之情难以割舍。 已闻谈旧政,方改视新章:"已闻"是已经听到的意思;"谈旧政"指谈论过去实行的政策;"方改"表示刚刚开始改变;"视新章"意味着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这两句表示涪守何常卿上任以来,既有成功实践的旧政策,也勇于尝试改革。 贱子千官底,曾依数仞墙:"贱子"是谦辞,用以自称;"千官"是众多官员的统称;"数仞墙"形容距离很近。这两句表示自己作为一位低微的文人,有幸靠近涪守何常卿,受到他的关爱和帮助。 迂愚真滥吹,浩荡实包荒:"迂愚"指愚昧迂腐的人;"滥吹"意为胡说八道;"浩荡"表示气度宽宏;"包荒"形容宽容大度。这两句是自嘲之语,说自己有时过于愚昧,而涪守何常卿却能够包容这种愚蠢行为,展现出宽宏的气度和卓越的才能。 倦鸟栖林樾,哀鸿顾稻粱:"倦鸟"比喻疲惫之人;"林樾"指树林;"哀鸿"表示悲鸣的鸿雁;"稻粱"代表食物。这两句表示自己在涪守何常卿的帮助下找到了休息的地方,同时也关心着其他人的生活温饱。 一廛联户版,余惠及耕桑:"一廛"即一间房屋;"联户版"表示把居民组织起来;"余惠"表示涪守何常卿带来的恩泽;"耕桑"指的是农耕和蚕桑。这两句赞颂涪守何常卿在任期间,不仅关心百姓的住房问题,还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的技术支持。 迨此征黄速,还闻借寇忙:"迨此"表示及至这个时候;"征黄速"指征收皇粮的速度加快;"借寇忙"形容准备迎接新任官员的到来。这两句表示涪守何常卿在任期间的政绩显著,使得地方财政状况得到改善,也为下一任官员做好了交接工作。 江云引行旆,峡树远归樯:"江云"指江河上的云雾;"行旆"表示行进中的旗帜;"峡树"是三峡地区的树木;"归樯"指返回的船只。这两句描绘了涪守何常卿离任之际,江面上云雾弥漫,峡树间归船依稀可见的景象。 亟欲承颜面,于焉写肺肠:"亟欲"表示急切希望;"承颜面"表示面对面的交谈;"于焉"表示在那里;"写肺肠"形容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两句表示作者急切地想当面表达对涪守何常卿的敬仰之情,并借此机会倾诉自己的肺腑之言。 麦秋驱病马,山雨绝横塘:"麦秋"指收获麦子的季节;"驱病马"比喻克服困难;"山雨"表示山区的雨;"绝横塘"形容阻断道路。这两句寓意涪守何常卿离任之时正值丰收季节,虽然途中会遇到山区的雨和横塘阻隔等困难,但他依然能够勇往直前。 意去如飞鸟,身留类触羊:"意去"表示心情离去;"飞鸟"比喻迅速离开;"身留"表示身体留下;"触羊"形容小心翼翼。这两句表达了涪守何常卿离任时的心情,他像一只迅速离去的飞鸟,虽然内心充满了留恋和不舍,但外表仍然保持着谨慎和稳重。 登临空怅望,竚立更凄凉:"登临"表示登上高处;"空怅望"表示空自惆怅;"竚立"表示长时间站立;"更凄凉"表示更加凄惨悲伤。这两句描绘了涪守何常卿离任之际,登高望远,心中充满惆怅,长时间站立在原地,显得更加凄惨悲伤。 眷注期公久,趋瞻预可量:"眷注"表示关注;"期公久"表示期望长久;"趋瞻"表示向前看;"预可量"表示可以提前预料。这两句表示作者期待着涪守何常卿将来能有更多的成就,对他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去完善
赏析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以“送”为主题,从六个方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观点。首先,通过对何常卿的赞誉和对他的感激之情,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然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何常卿的交往,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最后,诗人祝愿何常卿一路顺风,期待他们的再次相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即宋朝时期。这个时期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文学艺术的成就斐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冯时行的人生际遇比较丰富。他曾担任参知政事,是朝廷的重要官员,后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涪陵郡守。这次被贬对冯时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 在这段时间里,宋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外部战争频繁,内部官僚腐败严重。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冯时行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什么。而这首诗正是他在任涪陵郡守期间,写给即将上任的何常卿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治理的共同期许和责任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