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彦泽紫云洞

标题包含
李彦泽紫云洞
玉帝侍臣紫云翁,帝嗔谪居跨鼇峰。 年龄瞬息反帝所,空有衣冠藏山中。 山中草木俱不同,紫云霏微气鬰葱。 风清月白岩穴空,翁犹被发乘虬龙。 来从南箕驱长风,人间奔趋争追蹝。 依稀可望不可从,披寻遗编三复重。 舜庭丝匏间笙钟,呜呼翁兮终莫从,姑从遗编愈盲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紫云翁在玉帝身边侍奉,因为犯了错,被贬谪到跨鼇峰居住。时光荏苒,他重回天庭的希望渺茫,只能在这山中度过余生。山中的草木与他曾经熟悉的世界已大不相同,而紫云翁却依旧保持著高贵的气质。在山中岩石上的他,披着长发,驾驭着神龙。 风吹云散,月光洒满山间,那气氛依然令人敬畏。虽然无法再回天庭,但紫云翁仍然以他的力量为人间带来和风。人们纷涌而至,祈求祝福与庇护。然而,人们能看到的只是他的背影,无法真正追随他。人们通过阅读遗留的文字来追寻他的足迹。 在舜的庭院中,音乐回荡,然而紫云翁却无法回归天庭,只好用那些文字去治愈人们的眼疾和耳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李彦泽:唐代名士,字君道,号静斋先生,出身陇西李氏,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官至尚书令。 2. 紫云洞:位于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的紫霞洞,据传为神仙居住之地。 3. 冯时行:南宋文学家,字元之,江西丰城人,历任翰林学士、权尚书令。 4. 玉帝:道教信仰中的玉皇大帝,是天界最高统治者。 5. 侍臣:指在皇帝身边供职的官员。 6. 紫云翁:指李彦泽,因其曾在紫云洞修炼,故称。 7. 帝嗔:皇帝的愤怒。 8. 跨鼇峰:指李彦泽被贬谪的地方。鼇,同“鳌”,传说中的海龟。 9. 年龄:岁月的流转,意指时间。 10. 瞬息:瞬间,极快的时间。 11. 空有衣冠:指虽然身处山林,但仍有尊严。 12. 草木:指山中植物。 13. 郁葱:形容紫云气势旺盛。 14. 风清月白:形容环境清幽。 15. 岩穴:山洞。 16. 被发:披头散发,形容不拘小节。 17. 乘虬龙:乘坐着蛟龙,形容姿态潇洒。 18. 南箕:星名,又称箕宿,古人认为其主风。 19. 长风:大风。 20. 奔趋:争相赶去。 21. 追蹝:追逐前人的足迹。 22. 依稀:隐约可见。 23. 可望不可从:可以看见却无法跟随。 24. 披寻:翻阅寻找。 25. 遗编:古代文献,这里指李彦泽的著作。 26. 三复重:多次阅读。 27. 舜庭:舜的朝廷。 28. 丝匏:古代的弦乐器,如琴、瑟等。 29. 间:夹杂。 30. 笙钟:指笙、钟等乐器。 31. 呜呼:表示感叹。 32. 翁兮:谓李彦泽。 33. 终莫从:终究无法实现。 34. 姑从:暂时顺从。 35. 愈盲聋:使视力、听力更加迟钝,意为对世事变得麻木不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紫云翁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人传奇生活的向往和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首联通过对比紫云翁在天宫与人间的境遇,揭示了他在天上的尊贵地位。颔联以山间景色的变化衬托出紫云翁内心的无奈与孤独。颈联进一步强调了他虽然身在世外,但仍保持着超凡脱俗的气概。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现实世界,描绘了人们争相追随紫云翁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渴望。然而,尽管紫云翁近在咫尺,却仍然难以触及。尾联中,作者感叹道,虽然无法跟随紫云翁的脚步,但可以从其留下的诗篇中汲取智慧,以此来充实自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彦泽紫云洞》这首古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这一时期,正值北宋王朝的衰落之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患频仍。 诗的作者冯时行(954年-1047年),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他曾在朝为官,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到四川。在四川期间,他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 《李彦泽紫云洞》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李彦泽的人物在紫云洞中的生活情景。诗句中表现了作者对李彦泽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之意。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冯时行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