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春词

标题包含
小春词
玉霜斜舞桐枝湿,析木荧荧石鲸泣。 芙蓉子夜卸秾粧,药雨纷糅琼饮急。 琼楼玉宇微寒生,氤氲暖气出元英。 白鹿观中香粉散,灵女祠前箫鼓鸣。 木奴千树绽浓绿,太济粼粼黑鸟浴。 真腊灯光射紫薇,汉宫齐唱凤来时。 彩虹不逐天驷流,公子初成狐腋裘。 尚衣日日颁红锦,挟纩犹深边士愁。 五凤习习起兰泽,龙篆新盘大府历。 黍臛松醪次第陈,野老欣然爱冬日。 暖炉高会乐未央,鸿雁南飞百草黄。 东君欲逗春消息,独遣桃花鬬橘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晶莹白霜轻轻飘落沾湿梧桐枝头,月光映照树林间犹如点点繁星闪烁。 荷花在寂静的夜晚悄然卸下华丽的妆容,寒露交融伴着花叶纷纷飘落。 寒冷的夜晚琼楼玉宇之间升起一丝暖意,烟气蒸腾源于茶炉中的热水。 白鹿观中香气弥漫恍若仙境,女神庙前锣鼓声唤醒寂静。 遮天蔽日的果树绿意盎然,太济湖边群鸟嬉戏沐浴水中。 璀璨灯火照耀紫薇宫阙,宫女们齐声歌唱恭迎祥瑞时刻。 彩虹并未随风消散,仿佛公子新制成的狐皮大衣。 宫廷官员每日披上红色锦缎,心中却仍旧忧虑边境战士的冷暖。 五凤展翅翱翔于美丽水乡,龙形书法伴随着新的年历呈现。 丰收美馔琳琅满目,田野间的老人享受着冬天的喜悦。 温暖炉火旁的盛宴热闹无比,大雁朝南飞去百草金黄。 春天的使者想要传递春的消息,唯独派遣桃花与阳光争艳。
去完善
释义
1. "小春"是古人对农历十月的一种称呼,是冬天向春天过渡的时节,故有"小春词"之名。 2. "玉霜":指白色雪花。 3. "析木":即星宿中的虚宿,位于赤纬约-50度左右,与北方七宿之一的心宿相对应。此处可理解为寒冷的夜空。 4. "荧荧":形容明亮闪耀的样子。 5. "石鲸":指鲸鱼化石或石刻鲸鱼像,此处用作象征富有神话色彩的古代建筑物。 6. "芙蓉":指莲花,这里代指冬天莲花凋谢的景象。 7. "子夜":夜晚十二点整,指深夜时分。 8. "秾粧":华丽的装扮,这里形象地描绘出莲花从盛开到凋谢的过程。 9. "药雨":药用植物,这里可能指降雪可以滋润土地,有助于药材的生长。 10. "琼饮":珍贵的饮料,这里指洁白的雪。 11. "琼楼玉宇":华丽的高楼宫殿,用来表示富丽堂皇的建筑。 12. "元英":古人认为云彩是天地间的元气凝聚而成,所以这里的"元英"表示天上的云气。 13. "白鹿观":可能是虚构的道教庙宇名称。 14. "灵女祠":供奉神女的祠庙。 15. "木奴":果树的别称,这里代指果实成熟的树木。 16. "太济":可能是作者家乡的一条河流,济水是中国历史上一条重要河流。 17. "真腊":中国历史上对柬埔寨的称谓。 18. "紫薇":指紫薇垣,又称紫微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皇宫。 19. "汉宫":汉朝的宫殿,这里泛指中国古代皇家宫殿。 20. "凤来":凤凰飞来,这里是比喻朝政和谐,国泰民安的景象。 21. "彩虹":可能是比喻天上的霞光。 22. "天驷流":天驷是指天上的星星,这里可能是比喻星辰闪烁的景象。 23. "公子":古代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指王子。 24. "狐腋裘":用狐狸腋下的皮毛制成的珍贵皮草。 25. "尚衣":古代负责管理皇室服装的官员。 26. "红锦":红色的绸缎,这里可能是指皇帝赏赐的礼物。 27. "挟纩":古人为了保暖,将絮状丝绵夹在衣服中间,这里用以表达寒冷的天气。 28. "边士":边防士兵。 29. "五凤":传说中凤凰的五种形态,这里可能是比喻皇宫中多种多样的建筑。 30. "兰泽":兰花盛开的沼泽地带,这里可能是比喻皇家园林的美景。 31. "龙篆":龙的形状,这里可能是比喻皇宫的建筑风格。 32. "大府历":古代朝廷颁布的历法。 33. "黍臛":以黍米为主料的肉羹,这里可能是比喻皇宫中的美食。 34. "松醪":以松子为主要原料的酒,这里可能是比喻皇宫中的美酒。 35. "次第":一个接一个,这里可能是表示宴席上的菜肴接连上桌。 36. "野老":乡村的老人,这里可能是指普通的百姓。 37. "爱冬日":喜欢冬天的季节,这里可能是表示普通百姓喜欢冬日的气候和生活。 38. "暖炉":冬日取暖的设备。 39. "乐未央":音乐还没有结束,这里可能是表示宴会正在进行之中。 40. "鸿雁南飞":秋天时大雁从北向南迁徙,这里可能是表示秋天的景象。 41. "百草黄":各种草木枯萎变黄,这里可能是表示秋天的景色。 42. "东君":古代对太阳神的称谓,这里可能是表示春天的到来。 43. "桃花":桃树的开花期通常在春季,这里可能是表示春天的到来。 44. "橘阳":橘色的阳光,这里可能是表示春天的温暖阳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冬季景致。首联通过“玉霜”、“析木”等词汇生动地描绘出冬季萧瑟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在此环境下触景生情的心境。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芙蓉”、“药雨”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生机。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运用了一些具体的景象,如“琼楼玉宇”、“白鹿观中”、“灵女祠前”等,借以表达出江南冬季的微妙变化以及人民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场景。最后,诗歌以“暖炉高会乐未央,鸿雁南飞百草黄”收尾,展现了冬日暖阳下,人们欢歌笑语的场景,也为整首诗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首诗既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冬日美景,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使人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春词》是明代诗人顾禧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初冬时节对春天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创作于明朝初期,即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在创作这首诗时,顾禧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试图恢复汉家江山。然而,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社会矛盾依然严重。在这种环境下,顾禧作为一个文人,虽然渴望和平与繁荣,但也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 在这个时期,顾禧的个人生活也颇有些波折。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探讨文学、哲学和政治等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社会的现状,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诗歌创作上。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期许,促使他写下了《小春词》这样充满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