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郑起侍郎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望故乡的山峦已在千里之外,满腔的离愁别绪又能向谁倾诉呢?
去完善
释义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家乡。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明时节”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氛围之中,而“寂寂山城”则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孤寂。接着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如“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意境。诗的后半部分转入抒情,诗人感叹身处异地他乡,气候不佳且酒力微弱,无法借酒消愁,反而因为四周空旷、楼宇高耸而倍感凄凉。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无人可诉说的孤独感受。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作者在特殊节日里的复杂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初期,正值杨徽之在仕途上历经波折、漂泊异乡的阶段。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是古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诗人远离故土,在山城郊外徘徊,面对寂寥春景,内心涌起对家乡和亲友的深切思念。而题中的“郑起侍郎”则是他的挚友,此诗便是遥寄给对方以倾诉离愁别绪之作。全诗情景交融,将羁旅之苦与节日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