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
废宅寒塘水,荒坟宿草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的秋霜把枫叶染成了红色,明亮的月光映照在芦苇花上。荒废的住宅旁边的池塘水已经寒冷,荒芜的坟墓周围长满了野生的杂草,升起了缭绕的烟雾。
去完善
释义
句:本诗的句是古人用来写诗的短句,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句子。
新霜染枫叶:新霜指的是秋天的霜降,枫叶为秋天变红的一种落叶乔木。这里是指秋天的景色。
皎月借芦花:皎月是明亮的月光,芦花是一种水边的植物,开白色絮状的花。这里是在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景。
废宅寒塘水:废宅是荒废的旧房子,寒塘指寒冷的池塘。
荒坟宿草烟:荒坟是废弃的古墓,宿草是老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茎秆,可以制成纸张或织物。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句》中,诗人杨徽之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深秋的景象。首先,他用“新霜染枫叶”展现出深秋的特有氛围。霜降时节,枫叶被染成红色,为大地披上一层鲜艳的色彩。这种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热烈与浓重。
紧接着,诗人通过“皎月借芦花”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月光洒在白色的芦花上,使它们显得更为洁白纯净。这样的景象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诗人通过“废宅寒塘水”和“荒坟宿草烟”来表现深秋的萧瑟与荒凉。废宅、荒坟等场景让人联想到昔日繁华的逝去,以及生命的无常。而寒塘水和宿草烟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冷寂之感,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徽之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然而,文学创作却空前繁荣,尤其是诗歌创作,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杨徽之便是其中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
杨徽之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考取功名。这使得他对世态炎凉有着深刻的体会。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诗人的世界里,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人生的价值。
《句》这首诗正是杨徽之在这时期的内心写照。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既反映了杨徽之的个人经历,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沧桑变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