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妆点山居要碧梧,向来培植费工夫。
一株随风成仙去,留得孙枝乞凤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间住宅区装点些绿色的梧桐树吧,一直以来栽培它们都花费了不少功夫。有一株被风吹走长成仙人的样子了,留下的子孙后代还引来凤凰栖息。
去完善
释义
1. 妆点:装扮点缀。
2. 山居:在山中的居所。
3. 碧梧:绿色梧桐树,这里指的可能是栽培的山中梧桐。
4. 培植:培养种植。
5. 工夫:时间和精力。
6. 株:一棵。
7. 风:这里可能指的是狂风或暴风雨。
8. 成仙去:比喻树木被风吹倒。
9. 孙枝:后代,子孙。
10. 乞:请求。
11. 凤雏:凤凰,这里可能是指梧桐树的子孙希望有凤凰栖息。
去完善
赏析
《梧桐》这首诗借景抒怀,诗人在描述“碧梧”的自然之美时,寄予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他以梳妆打扮的山居来形容梧桐,强调其培养费时,寄寓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随后他描绘了桐树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的旺盛,用“随风成仙去,留得孙枝乞凤雏”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赞美和哲理性的思考。诗人将苍老的梧桐与飞来的凤凰相互映照,构成了动人的图景,使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梧桐》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诗的作者是陶梦桂,他是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因崇尚恬静淡泊的生活而著称。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战乱频发,人们生活困苦。在此背景下,陶梦桂选择远离官场纷扰,寄情山水田园,以此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陶梦桂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他通过对梧桐树叶的观察,发现秋天的到来并非一夜之间,而是随着时光推移逐渐显露。这与人生的成长过程相似,生活中许多改变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这种感慨源于诗人对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此外,诗人还借梧桐树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他认为,梧桐树虽然生长在寒冷的秋天,但依旧挺拔坚韧,这与他在恶劣环境下保持坚定信念的品质相契合。这一特点使得陶梦桂的诗作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成为南宋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