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
早年锄月手亲栽,看到成阴结子来。
二十余年如一梦,归来五度见花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亲手种下的花儿啊,如今已枝叶繁茂结出果实。二十多年的光阴犹如一场梦境,离开这么多年又见到花开五次。
去完善
释义
1. 锄月:意指把月光当作明亮的灯光来修剪树形,以此比喻梅花种植者辛勤培育的工作。
2. 成阴:此处指的是梅树的枝繁叶茂,意味着种植者的辛勤工作有了回报。
3. 五度:即五次的意思,暗含诗人离家多年但仍关心家乡的变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首句“早年锄月手亲栽”,描绘了作者在早年亲手种植老梅树的情景,以“锄月”喻指辛勤耕耘,展现出作者对老梅树的爱护与期待。接下来的“看到成阴结子来”意味着老梅树茁壮成长并开花结果,这是作者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是他的人生成就的象征。
第二句“二十余年如一梦”则陡然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二十多年的光阴如同一场梦境,既展示了作者对自己成长的回顾,又流露出他对岁月无情的感伤。这句诗中,“如一梦”凸显了时间的虚幻感和人生的无常。紧接着的“归来五度见花开”则是诗人重游故地,见证了五次花开花落的景象。这再次表明时间飞逝,而老梅树却静静地在那里坚守着岁月的流转,实现了生命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描写老梅树的生长,引导读者思考个人成长与历史进程的关系,表达对生命哲学的深度洞察。诗人通过对时光的感怀和对自然的赞美,传达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力的信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体现了古诗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表达方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梅》是南宋著名诗人陶梦桂的一首描绘梅花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当时正值南宋末年,政治腐败、外敌入侵,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陶梦桂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人生际遇也充满了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使他深感愤懑和无奈。然而,正是这种逆境中的挣扎,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老梅》一诗中,陶梦桂通过对老梅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同时,他也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腐化堕落、软弱无能的批判,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歌展现了陶梦桂在时代洪流中坚守信念、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他在艰难时世中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