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

标题包含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
重来访惠休,已是十年游。向水千松老,空山一磬秋。 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久别多新作,长吟洗俗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潇潇
去完善

译文
再次拜访那美好的地方,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时光。 面对流水,千年松树已然沧桑,空旷的山谷中回响着悠扬的钟声。 山石砌成的窗户,清风阵阵吹来;银河般清澈的河水在夜幕下流淌。 久别重逢又有很多新诗篇,长长的吟诵可以洗净世俗的烦恼。
潇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题中的“敬亭”是指敬亭山,位于今安徽宣州;“清越上人山房”是山中一位名叫清越的上人的居所。 2. 重访:再次拜访。 3. 惠休:南北朝时僧人、文学家谢惠,此处借指敬亭山的清越上人。 4. 十年游:表示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来这里了。 5. 向水:向着水面。 6. 千松:形容松树之多。 7. 空山:寂静的山林。 8. 一磬:指钟声悠扬回荡。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9. 石窗:用石头砌成的窗户。 10. 河汉:银河。 11. 夜光流:形容银河如流水般闪烁着光芒。 12. 久别:长时间未见。 13. 新作:新写的诗歌作品。 14. 长吟:尽情地吟咏。 15. 洗俗愁:通过吟咏诗歌来洗涤心中的烦恼和忧虑。
潇潇
去完善
赏析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故地重游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重来访惠休,已是十年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久别重逢以及时光荏苒的感慨。而“向水千松老,空山一磬秋”则展现了山中宁静致远的意境,强调了岁月沧桑。 接着,“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描绘了夜晚山中的景色,清澈的夜风吹入窗户,银河的星光流淌,给人以清凉宜人的感觉。最后两句“久别多新作,长吟洗俗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超脱心态,通过久别的重逢和长吟诗歌来忘却世俗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淡雅的笔墨勾勒出了山间岁月的宁静致远,展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高洁情操。
潇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是唐朝诗人张乔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末时期,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而张乔作为一名文人墨客,他的人生际遇也深受时代的影响。在战乱的岁月里,他被迫离开了故乡,四处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国力已经衰微,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意识,他们纷纷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忧虑。而张乔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以质朴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潇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