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都下知友山亭时在新定

标题包含
寄题都下知友山亭时在新定
古郡利名外,万山云霭中。 思君痛饮处,累石小轩东。 观阙风光近,郊园野趣同。 溪头对鱼鸟,未羡舞裙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小城被群山环绕,云雾弥漫。 我思念着你在那里畅饮的地方,就在那个石头堆砌的小亭子旁边。 那里的风景与皇宫相似,却又有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在溪水边与鱼和鸟儿为伴,不用羡慕那华丽的舞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都下:指当时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2. 新定:即今浙江杭州。 3. 古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代宋朝的都城汴京。 4. 利名:名利,世俗的得失与名声。 5. 云霭:云雾,形容山间的缭绕云雾。 6. 思君:思念友人。 7. 痛饮:尽情畅饮。 8. 累石:堆叠石头。 9. 小轩:小屋。 10. 观阙:古代的宫殿建筑,这里指代皇帝居所。 11. 风光:风景,景色。 12. 郊园:城郊的园林。 13. 野趣:乡村田野的乐趣。 14. 溪头:溪流边。 15. 对鱼鸟:与鱼鸟为伴,形容与自然为伍的生活状态。 16. 未羡:不羡慕。 17. 舞裙红:红色舞衣,代指繁华的都市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山亭周围的环境和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古郡利名外,万山云霭中”,描绘了山亭所在之处远离尘嚣、被群山环绕的优美环境。颔联“思君痛饮处,累石小轩东”,表达出诗人怀念与友人欢聚的时光,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这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状态的向往。颈联“观阙风光近,郊园野趣同”,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所向往的生活,既有宫廷的华丽,又有田园的质朴。尾联“溪头对鱼鸟,未羡舞裙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们并不羡慕那些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与友人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一种恬静、自然、超脱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都下知友山亭时在新定》是宋代文学家张方平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048年左右。在这一年里,张方平远离京城,出任新定(今浙江建德)知州。这一时期,他的生活并不平静,政治斗争、个人情感和家庭变故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在时代背景下,北宋初年由于太宗、真宗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到了仁宗时期,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逐渐显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身为朝廷官员的张方平,对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他却无力改变现状。这种忧国忧民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方平写下了这首《寄题都下知友山亭时在新定》,以此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