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性之所藏伯时木石屏 其二

标题包含
书性之所藏伯时木石屏 其二
淡巃嵷烟雨色,老槎牙霜霰痕。 想见湘岑落木,雾连江月昏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淡淡的云雾如同烟雾般朦朦胧胧,年老的树枝上布满了冰晶的痕迹。 想象一下,在湖南和江西的那些地方,树叶飘落满地,雾气弥漫,江水相连,月亮都被染上了昏暗的颜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淡:形容词,指颜色浅淡、淡雅。 2. 巃嵷:山势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烟雾笼罩的山水景色。 3. 烟雨色:描绘雨中的景物如烟似雾的景象。 4. 老:这里指树木的古老、古老。 5. 槎牙:原指树杈交错杂乱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树木的老态和枝杈纷繁。 6. 霜霰:泛指雪粒或冰雹等天气现象。 7. 湘岑:湘州的山丘。这里用以象征湖南地区的丘陵地貌。 8. 落木:秋天凋落的树叶。这里用以描绘秋天的景象。 9. 雾连江月昏昏:描述云雾缭绕中江水与月亮相映成趣的画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烟雨朦胧的景致,作者以“淡漋嵷烟雨色”起笔,为我们展现出一种轻柔、迷离的景象。而“老槎牙霜霰痕”则是对这种景色进行深化和强调,诗人用“老槎牙”来形容树木经霜后的模样,通过对比突出了秋日的萧瑟之感。 在颔联中,作者以“湘岑落木”为引,展示出秋天的景象。其中“雾连江月昏昏”更是将画面描绘得更为生动,无论是雾气弥漫的江水,还是月色朦胧的江面,都显得栩栩如生,带给人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性之所藏伯时木石屏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祖可在公元1050年左右创作的诗歌。在创作这首诗时,作者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些重要时刻。首先,他作为一位僧人,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得他在诗歌中融入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其次,这个时期正是宋朝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阶段,诗人得以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宋王朝十分重视儒家教育,倡导读书明理、儒佛道三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使得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诗人释祖可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了启发,通过描绘木石屏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及信仰的思考。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宗教的虔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