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惠鳜白鱼蛤蜊仍以佳章见示并深珍感辄依来韵奉和且申致谢之意 其一
多鱼见馈逾双鲤,异味兼常过八珍。
更使伊宾垂钓手,转思东上鲙鲈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鱼儿的馈赠超过了两尾鲤鱼,独特的味道超越了八珍佳肴。
这更令人想起那些善于钓鱼的宾客们,同时也勾起了对东方美味的回忆。
去完善
释义
1. "双鲤":这里指的是两条鲤鱼。古人常用鱼作为礼物,尤其是鲤鱼,因为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
2. "八珍":原指古代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包括麝香、鹿茸、熊掌、驼峰、豹胎、猩唇、鱼翅和燕窝。后来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3. "伊宾":此处指的是伊尹,商朝开国功臣,著名厨师。他以钓鱼为生,被誉为“庖丁之神”。这里用他代指钓鱼的人。
4. "东上":表示向东行进。这里的"东上鲙鲈人"是借用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张翰的典故。张翰因思念故乡的鲈鱼脍而辞官回乡,所以"东上鲙鲈人"意味着思念故乡的美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的礼物——鳜白鱼和蛤蜊,以及他的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双鲤”、“八珍”等,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些美食的美味。同时,诗人还通过“伊宾垂钓手”、“鲙鲈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食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汉族,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出将入相五十载,史称其“事业际天地,文章并日月”。他的诗作以其沉挚含蓄、豪放苍凉的特点著称,是北宋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这首《承惠鳜白鱼蛤蜊仍以佳章见示并深珍感辄依来韵奉和且申致谢之意 其一》创作于北宋年间。在这期间,文彦博的政治生涯历经波折,曾数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他在官场上尽职尽责,为民请命,为国家出谋划策。
在北宋年间,国家内外局势复杂。内部,官僚体制臃肿,贪污腐败严重;外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对北宋构成威胁。文彦博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积极谋求改革和发展。在他的推动下,北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去完善